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大明匹夫 > 第21章 舆论(第2页)

第21章 舆论(第2页)

“说我不再,派人跟踪褚孝忠。另外,你到睢阳卫去,就说褚孝忠藏在褚家……”

家人心知肚明,赶紧出去。

“大难临头各自飞,不要怪我不义,现在也不知道,我范某能不能保住这颗项上人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范良彦眼神狰狞,随即长叹了一声,颓然坐回了椅子上。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大明皇帝崇祯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在兴致勃勃地读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作诗的人,胸中倒是有几分丘壑。

忧愁国事、宵衣旰食的大明天子,看到文章开头的诗词,被说到了心里,不由得连连点头。而本来打算瞥一眼就扔下、继续处理奏折的他,精神一振,继续读了下去。

“今天下之士,未有不汲汲于利者也。夫果汲汲于利也,而可谓之士乎?我直以为商焉而已。故今天下之士,非士也,商也!官以财进,政以贿成,士大夫空谈阔论,言官肆无忌惮,武将贪鄙跋扈,需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此我朝一弊政也。”

崇祯微微点了点头。文章针砭时弊,可谓是一针见血,本朝士大夫之寡廉鲜耻,可谓是冠古绝今。

“高皇帝有曰:农桑衣食之本狙校道理之原。我朝以农为本,使百姓安居乐业,需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恢复生产,勿夺农时,我朝因有两百年之繁荣。”

崇祯微微一笑。这文章牵涉面之广,竟然直接从士风到了农政,看来办报之人,很是有些见识。

“然自万历年间起季屯破坏,百姓生活困苦,民生凋敝,军务荒废,土地荒芜,赋役沉重,以至于百业萧条,民不聊生,饥民揭竿而起,卫军百无一用,天下动荡不安,百姓军士流离失所,嗷嗷待哺,此诚国家之祸,亦非百姓军士之福。

兵兴以来,辽饷、练饷、剿饷计亩日曾,朝廷加派赋税,地方官府欺上瞒下,横征暴敛,百姓食不果腹,相继逃亡,以致河洛多荒芜之地。自古良将治兵,未有加赋以益军者也。河洛赤地数千里级嗖桓之地嘉奘淠芍民。”

崇祯仔细看了下去,脸色渐渐变的难看,额头青筋暴起,手也微微发抖。他强压着怒火,慢慢看了下去。

“中州之地,物产富饶,势若两京,然中州之产,半入藩府。河南诸藩最横,汴城即有七十二家王子,田产子女尽入公室,民怨已极。河南95万顷田地,宗室独占32万顷上田,却无赋役之苦。更有甚者,宗藩侵占民田军屯,搜刮民财,比比皆是。百姓失去田地,地方官员仍按原额征赋,百姓无奈,鬻妻卖子,扔不足政赋,只能鸟散鼠窜,相率逃亡,黄河两岸,荒原一望,率数十里,高者为茂草,洼者为沮洳。”

原来指的是河南地方的军政详实,刚才的愤怒,又慢慢平息下来,良久,化为了一声叹息。

宗室之弊,世人皆知,崇祯自然也不例外。但祖宗之制,积重难返,他朱氏子孙,难道要拿祖制开刀?

“至于仕进出身,非草民敢望项背,乃高门大阀,仆从如云,田连阡陌而不知休。地方乡宦,窖藏金钱而不知止,杀人于寸幅之中,破家于立谈之顷。百姓无以为生,沦为奴仆佃户,家无隔夜之粮,身无片絮之暖,民生凋敝,可见一斑。”

崇祯皱起眉头,这报纸上所说的官绅枉法之事,和他派高名衡巡按河南的初衷吻合。难道说,这是高名衡的手笔?

“孙某本是考城乡宦,颇富田产,本府范姓世家窥觑其田,抢夺不得,一夜竟作蒙面大盗,尽杀孙某一十三口,老幼屠戮,夺其田产,三年而无牢狱之灾,咄咄怪事,天下奇谈!”

崇祯翻到另一页,目光在标题“君主论”上停下,仔细看了片刻,缓缓放下了报纸。

虽然报纸上各篇文章谈到本朝时多批评,但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更有诸般见解、解决方法,让他眼前一亮,甚至有醍醐灌顶之感。

尤其是“君主论”那一句:“百姓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强大的意志,但百姓畏惧君主,则是君主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因此,一名君主应当立足于自己的意志之上”,深得其心。

自己要是乾坤独断,和东虏弹劾,也就不会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了。

“陛下,这小报由京师以外传入,为时约月余,要不要派人去查,封了此报?”

王承恩看崇祯眉头紧皱,若有所思,试探性地问道。

“查封了它,又岂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崇祯摇了摇头,他看了一眼王承恩,冷冷一笑。

“有这报纸在,朕也可以多了解天下的民心动向,也可以替朕敲打那些个贪官污吏。那些个高官显要,豪强官绅,若是读了这报纸,恐怕也会惴惴不安吧。”

王承恩连连点头,赔笑道:“陛下说的是。陛下日夜操劳,忧心国事,就让这报纸,成为陛下的手中之剑,替君分忧吧。”

崇祯微微叹了口气,想起国事,脸色阴沉。

朝堂上,尸位素餐之徒比比皆是,而真正为君分忧之士,就要远离中枢。

“杨嗣昌督师湖广,也要快了吧。”

喜欢大明匹夫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大明匹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