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 > 第46章 杂证谟三消干渴(第3页)

第46章 杂证谟三消干渴(第3页)

,年长肾衰,多服金石,真气既丧,

口干精溢自泄,不饮而利。经云∶不渴而小便自利,名曰肾消,亦曰内消。

洁古老人曰∶能食能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干葛治之,

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前人用药,厥有旨哉。

东垣曰∶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叔和所谓口干饮水多

,食饥,虚瘅成消中是也,以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溺如

膏,所谓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未传能食者,必发痈疽

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皆谓不治之证。

丹溪曰∶消渴宜养肺降火生血为主。三消者,多属不生**,宜四物汤为主。上消者

,本方加五味子、人参、麦门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黄汁、人乳。饮酒人加生葛汁。中消者,本方加知母、石膏、滑石以降胃火。下消者,本方加黄柏、知母、熟地黄、五味

子之类,以滋肾水,当饮澡丝汤代茶。天花粉,消渴神药也。三焦皆禁用半夏,血虚亦忌用

,口干咽燥大便难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已,必用姜盐制之。

徐东皋曰∶消渴虽有数者之不同,其为病之肇端,则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

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鲜有也。凡初觉燥渴,盒饭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则治可瘳。若有一毫不谨,总有名医良剂,必不能有生矣。

下消不寐新按

属性: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致成羸疾。神困食减,时多恐惧,自

冬春达夏,通宵不寐者凡半年有余,而上焦无渴,不嗜汤水,或有少饮则沃而不行,然每夜

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如膏浊液,羸至极,自分必死。及予诊之,察其脉

犹带缓,肉亦未脱,知其胃气尚存,慰以无虑。乃用归脾汤去木香及大补元煎之属,一以养

阳,一以养阴,出入间用,至三百余剂,计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

之证也,可见消有阴阳,不得尽言为火,姑纪此一按,以为治消治

不寐者之鉴。

三消论列方

属性:白虎汤(寒三)玉女煎(新寒十二)玉泉散(新寒十五)四物汤(补八)归脾汤(补三

二)秘元煎(新固一)固阴煎(新固二)抽薪饮(新寒三)补阴丸(寒百六十)左归饮(新

补二)右归饮(新补三)右归丸(新补五)六味丸(补百二十)八味丸(补一二一)三补

丸(寒一六二)三黄丸(攻六八)大补元煎(新补一)大补阴丸(寒一五七)人参白虎汤(

寒三)加减一阴煎(新补九)钱氏白术散(小七)苓术菟丝丸(新固五)调胃承气汤(攻三)

论外备用方

属性:玉泉丸(寒**热渴)益元散(寒百十二)龙脑鸡苏散(和三七二虚火烦渴)生脉

散(补五六)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渴)麦门冬饮子(寒四八膈消渴)鹿茸丸(补一三三

肾虚消渴)小建中汤(补二二燥渴)人参养营汤(补二一)天花丸(和百四消渴)

五味子汤(补五九阴虚渴)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渴)天花散(寒七三)地骨皮散(

寒七四壮热渴)天王补心丹(补百八干渴)醍醐膏(和三五三消渴)加减八味丸(补

一二二)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三阴虚渴)茯苓泽泻汤(热七四反胃消渴)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