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景岳全书原文 > 第59章 杂证谟积聚(第2页)

第59章 杂证谟积聚(第2页)

《卫气篇》曰∶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腹中论》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伏

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

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

为从,勿动亟夺。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

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

水溺涩之病。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

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论证(共四条)

属性: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但曰积曰聚,当详辨也。盖积者,积

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

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诸有形者,或以饮食之

滞,或以脓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块者,皆聚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

诸无形者,或胀或不胀,或痛或不痛,凡随触随发,时来时往者,皆聚之类,

其病多在气分,气无形而动

也。故《难经》以积为阴气,聚为阳气,其义即此。凡无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积其破难,

临此证者,但当辨其有形无形,在气在血,而治积治聚,自可得其梗概矣。

一、饮食之积,凡暂积者,不过以饮食偶伤,必在肠胃之内,故可行可逐,治无难也。

惟饮食无节,以渐留滞者,多成痞积于左胁膈膜之外。盖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

下,其动应衣,此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饥饱无伦,饮食叠进,以致阳明胃气一有所逆,

则阴寒之气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余滞未消,乃并肠外汁沫搏聚不散,渐成积矣。然其初起甚微,人多不觉,及其既久,则根深蒂固,而药饵难及。今西北小儿多有此疾,

而尤于食面之乡为最,正以面性多滞,而留疾于皮里膜外,所以不易治也。即如妇人血

气痞,或上或下者,亦多在肠胃之外,募原之间,故当以渐消磨,求法治之,慎毋孟浪欲

速,妄行攻击,徒致胃气受伤,而积仍未及,反以速其危也。

一、风寒外感之邪,亦能成积。如经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

募原之间,留着于脉,息而成积。又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由此观之,凡今人以疟后成

痞者,是即风寒之属,类可推矣。但疟由风寒,固易知也,而诸积于风,若不相涉。不知饮

食之滞,非寒未必成积,而风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

清,过于饮食,邪食相搏,而积斯成矣。经曰∶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信乎致积之由,多由于此,即血气痞之由,亦无出于此。然积以寒留,留久则寒多

为热,风以致积,积成则证已非风,故治此者,亦但当治其所留,不可发散,以再伤其真气

也。惟慎疾者,能知所由而虑之于始,则可为保脾之良策。

一、痞之积,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本无定所,大都血积多在下,而气积、食

积,则上自胃脘,下自小腹,凡有留滞,无处不可停蓄。余尝治一食结痛者,乃在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