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痢的异同 > 第82章 杂证谟黄疸(第2页)

第82章 杂证谟黄疸(第2页)

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者,正以胆中生气,为万化之元也。若此诸证,皆以胆伤,胆伤则生

气败,生气既败,其能生乎?所以凡患此者,多致不救。然当察其伤之微甚,速救其本,犹

可挽回,而炼石补天之权,则操之医之明者。

一、黄胆**,古有五疸之辨∶曰黄汗,曰黄胆,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劳疸。总之,

汗出染衣,色如檗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胆;因饮食伤

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伤阴而得者,曰女劳疸。虽其名目

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证,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一、黄胆难治证∶凡寸口无脉,鼻出冷汗,腹膨,形如烟熏,摇头直视,环口黎黑,油

汗发黄,久之变黑者,皆难治。

论治(共五条)

属性:一、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

黄自退。轻者,宜茵陈饮、大厘清饮、栀子柏皮汤之类主之。若闭结热甚,小便不利,腹满

者,宜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之类主之。

一、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

心脾肾之虚,以培血

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如***汤、五君子煎、寿脾煎、温胃饮之类,皆心脾之要药也。

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饮、理阴煎,及左归、右归、六味回阳等饮,皆阴中之阳虚者所宜

也。若元气虚不至甚,而兼多寒湿者,则以五苓散、四苓散,或茵陈五苓散之属加减用之亦

可。

一、伤寒发黄,凡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其证必表里兼见,治宜双解,以柴苓汤,

或茵陈五苓散主之。若内热甚,而表邪仍在者,宜柴苓煎主之。若但有湿热内实胀闭等证,

而外无表邪者,宜茵陈蒿汤主之。若因内伤劳倦,致染伤寒者,亦多有发黄之证。但察其本

无湿热实邪等证,即当以阴黄之法调补治之。或用后韩和法亦可。若但知攻邪,则未有不

败。故孙真人曰∶黄胆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汤,此即补虚散邪之法也。外伤

寒门别有正条,所当并察。

一、胆黄证,皆因伤胆而然,胆既受伤,则脏气之损败可知,使非修缉培补,则必至决

裂。故凡遇此等证候,务宜大用甘温,速救元气。然必察其所因之本,或兼酸以收其散亡,

或兼涩以固其虚脱,或兼重以镇其失守之神魂,或与开道利害以释其不解之疑畏。凡诸用药

,大都宜同阴黄证治法,当必有得生者。若治此证,而再加克伐、分利,则真如压卵矣。

一、治黄之法,本当清湿利小便,然亦多有不宜利者,说详湿证门论治条中。

述古(共五条)

属性:《金匮要略》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

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

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

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