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咎只是先详细地听完了鲜于叔明的讲述,期间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
这让鲜于叔明有些摸不准了。
“无咎兄,你可有什么想法,不妨直接跟我说说。”他期期艾艾道。
事实上,赵无咎理解鲜于叔明的想法,对于某些人来说这“铜匦纳谏”确实是个进身之阶。
但问题是,他同样也理解鲜于叔明大兄鲜于仲通的想法:他们新政鲜于家还需要如此吗?
无论是保荐、科考、国子学遴选,以鲜于叔明这样的、已经快要摸到“世家”门槛的地方豪族(鲜于家直差一两代人在京中为官),其实比大周九成九的人都要多出许多条道路可行。
那看似是捷径坦途的道路,也未必是一条好路——这条路说不定本身就遍布陷阱——而且,挖陷阱的人或许就是圣人天子,走上去的人还不能多说什么。
“叔明兄弟,”赵无咎沉思了片刻,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否定鲜于叔明,而只是问道:“你说的有人得到了释褐为官的机会,你知道那人是谁吗?
还有,你知道他们为的是什么官吗?那些讲天象灾异和军机秘计的人,按理说,最后的去处大概也是崇玄署吧?
可是,据我所知,崇玄署并不招收外人,崇玄署的署正现在正是由大周皇室宗正担任。”
“这个,好像确实不是。”鲜于叔明想了想,最后想到了那几人的去处。
一人被挂了个游击将军的闲职,没有正经的衙门,另外两人好像都进了御史台。
赵无咎一听,心道:果然如此。
这个结果跟他猜测的差不多。
这个铜匦纳谏广开言路是不假,可那位圣人天子李隆的目的似乎也不并不怎么单纯,他还有可能是在擢选一些特定的“工具人”,也就是俗称“酷吏”的家伙。
而所谓的酷吏,也就是帝王的黑手套,其存在的意义就是替帝王做一些他们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
比如说,向那些得罪过他的、但是又没有违反过《周律》的臣子下手;又比如说,从世家门阀口中抢到一些“肉”吃。
因为他们的手段相当残忍,行事无所顾忌,所以才会被称为“酷吏”——别看明明是官身,可在明眼人眼中这些人就是吏,其权力得益于皇帝,也就是上位者。
通常来说,酷吏总是会导致民怨沸腾,而一旦皇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那么这些酷吏就会被当作垃圾一样地处理掉。
翻开厚厚一本史书,恐怕都找不到,哪怕一个身为酷吏,最后却能落个善终的。
因此,对于鲜于叔明想要去铜匦投书的想法,赵无咎最终也是劝他不要去,只是也不能将其中的跟脚和盘托出。
这些东西都得自己悟。
“何以言此?”
鲜于仲通有些蒙圈,而就在这时,赵无咎的家宅外面,突然想起了马队声。
接着,一队士兵突然就涌入了赵无咎的院子里,紧接着可他很快看到,对面屋檐上,十几名弓手已经站定了身子,正在捋着弓弦。这时候有谁再想越墙而走,立刻就会成为羽箭的活靶子。
喜欢大周门阀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周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