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世界的动荡不会因个人的意外而停滞不前。
同一时间,在南亚次大陆,新的紧张局势正在酝酿之中。
在北方邦巴雷利专区帕尔瓦蒂普尔空军基地的简报室里,第102中队的资深飞行员苏米特·穆克吉中校坐在椅子上,专注地听着中队长介绍即将到来的任务详情。
作为一支享有特殊地位的部队,102中队成员的军衔普遍高于其他单位同级岗位,甚至地勤人员中也有不少军官。
他们只有8架无武装的飞机——6架米格-25RbK侦察机和2架米格-25RUS电子战飞机。
但这足以让他们在过去十几年间执行无数次大胆的边境侦察任务,并且从未受到过任何威胁。
由于米格-25的速度特性,该部队在空军内部被昵称为“三倍音速”。
然而今天,面对中队长规划的复杂航线,穆克吉心中满是疑问。
根据计划,他将飞越至阿里格尔附近,随后转向北飞行跨越边界约170公里,之后急转西行穿越高原进入克什米尔地区,最后绕一大圈从伊堡附近返回基地。
尽管米格-25Rb的航程理论上能够支撑这次飞行,但接近1800公里的距离意味着必须谨慎使用加力燃烧室;
并且大部分航程不在本国领空内,时刻需要警惕潜在风险。
“中队长,为什么我们不能分两次执行任务呢?”
穆克吉听完简报后,向站在一旁的中队长问道:“或者我们可以一次派出两架飞机,这样不会那么紧张。”
中队长放下手中的指挥棒,走到穆克吉身边,低声说:“这是新德里直接下达的命令,要求我们如此行事,但没有说明原因。
不过我听说,是因为挂在飞机腹部的那个装置,在使用6次后就会报废。所以上级希望每次飞行都能最大化它的效能。”
两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停机坪上那架正在进行最后检查的米格25。在它下面挂着一个流线型的物体,看起来像副油箱,但更大。
“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带着它飞行真是让人不舒服。”
穆克吉皱眉说道,显然对此感到不满。
他知道这是一个辅助侦察设备,但不是俄制的,因为飞行员只能通过一个改装后的开关控制其启动或停止,无法做任何调整。
对任何一个飞行员来说,机上有个不受自己控制的东西都是个麻烦,更何况它还限制了米格25的速度,使它无法达到三倍音速。
中队长耸肩表示不确定:“漂亮国人提供的,据说可以进行地形雷达测绘,并记录所有接收到的雷达信号。
所以,这应该是一个能同时执行主被动雷达侦察任务的吊舱。”
穆克吉挑眉思考:“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以前从未装备过这样的能力,通常只依赖于白天的光学侦察,很容易被简单的伪装手段挫败。
特别是考虑到对方有座海拔5000多米的雷达站,能够从我们起飞起就全程跟踪,即使面对米格25也能提供大约20到30分钟的预警时间。”
“确实,过去我们的越境飞行更多是象征性的挑衅,而非实际侦察,毕竟三十年前那次教训太深刻了。但是,有了这个新吊舱,情况将大为不同。”
中队长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