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心里其实不愿意投降,只是迫于无奈,听了这话忙问道:“什么天意?”
一口气,谯周把早就准备好的妖言,
全部背诵出来:“大王,你有所不知。臣夜观乾象,见群星聚于邺城,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
况且最近,市井内流传一首儿歌;‘若要吃新饭,袁氏当代汉’此乃是袁熙丞相,代汉称帝的意思。
儿歌是预兆。大王不可逆天而行。”
张松赶忙喊道:“没错,我也听到过这首儿歌。
而且,臣还去拜访过锦屏山的紫虚上人,上人说邺城有天子气,日后必当代汉。
若是袁氏称帝,大王就是立了大功,日后不失王位,说不定比蜀王还要风光。”
李恢咬了咬牙,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拼了:“大王,张别驾和谯周大人的话,臣是听说过的。
而且臣还听说另外一件事,据——据说——江东道士于吉——
再,在死前,曾经说过,袁氏四世三公,福禄无穷,应当称帝代汉。大王,千万不可错失良机呀。”
李恢胡扯,于吉根本没说过这样的话。
谯周和张松的话,刘璋还有些怀疑,
李恢是有名的直臣,刚正不阿,
威武不屈,他说的绝对不会有假。
黄权纳闷,李恢今天是怎么啦?
他一向反对投降的,怎么忽然倒戈,难道那儿歌、星象的说法是真的。
打死黄权,他也不相信,李恢嘴里能说出谎话来。
王累和刘巴、秦宓也怔住了?
不住的眨眼,这是怎么回事?
刘璋一看文臣武将都变成了哑巴,
料定没希望了,垂泪道:“下去吧,下去吧,都下去。”
然后转身离座,走入内堂。
一到卧房,悲从中来,大声嚎哭——
次日,张松报说,袁丞相派使者阎圃在城下叫门。
刘璋想了一夜,已经想通了,
决定顺应天意,叫人很客气的把阎圃带进来。
阎圃是个谨慎自守的儒生,平常做事严守中庸之道,
既不张狂,也不畏怯,大大方方的来见刘璋。
“阎圃参见蜀王,大王安好?”
刘璋穿着一身内衣,斜倚在一张红木软榻上,
懒洋洋的半闭着眼睛,头上包着一块白色的方巾,
一脸的失魂落魄,没精打采。
冷笑了一声,心说,袁熙不来我还挺好,他一来就不太好了。
刘璋就像死了亲爹一样,叹气道:“阎先生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