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英国威廉二世 > 第十五章 新十年上(第2页)

第十五章 新十年上(第2页)

但实际上定远号和镇远号这两艘铁甲舰早已是四五年前的德国设计,德国海军在威廉二世大建之前也算不上入流。

而北洋舰队的规模比起欧陆各列强更是一番笑话,其中意大利军事团代表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北洋舰队成军即落伍。

光绪皇帝因而相当恼怒,斥责李鸿章和自己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办事不力,让堂堂大清国连一个欧陆小国意大利都比不过。

大婚亲政以后的光绪皇帝还不是几年后被戊戌政变的瀛台囚徒,手上还握着北京朝廷相当多的权力。

因此皇帝亲自下达诏书,要求醇亲王和李鸿章整兴军备,充实国防。

“别的不说,先给朕买几艘铁甲舰,好好办一办那北洋海军!”

光绪皇帝有大办海军的想法,奈何大清国的财政不是很支持光绪帝的构想。

主管户部的翁同龢苦着脸,大清国每年入账7000万两白银,光是养那堆八旗大爷就得花掉一半儿,压根拿不出来多少银子给李鸿章那个老混蛋办海军。

这位帝师兼清流领袖本想用北洋水师每年耗费甚多,朝廷实在是没什么老底子来搪塞过去。但谁知道主管海军衙门的醇亲王直接捅穿了北洋年耗银七百万两的画皮,指出军费每年能到账400万两李鸿章就要烧高香了。这就直接噎得翁同龢说不出话来,克扣李鸿章军费又不是他一个人的锅,那都是太后的授意。

闹到最后,办海军花银钱的事儿,还是捅到了高居朝廷之上的太后那边儿。

执掌朝政多年,太后自然一眼看出来那位大清顶梁李大人在挟洋自重。不过醇亲王和皇帝都认为有必要办一办海军,太后也没有扣到不肯给一点儿钱的地步。

“那就去告诉李鸿章,朝廷在3年之内最多给他额外拨250万两银子。不够的让他李鸿章自己想办法!要是给了这么多银子朝廷还看不到几条新船?他就不要想再攥着北洋水师不放了!!”

话说到李鸿章身上,虽说挨了太后的一波威胁,但权倾天下的李大人也还是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不仅成功从朝廷要到了钱,还成功打击了光绪帝身边的政敌翁同龢。至于造舰买船什么的,李大人倒不是很在意。

考虑到此次机会是得了德意志友邦的帮助,加上定镇二舰都是德国进口。对新舰的采购,李鸿章属意从德国再买一艘新锐的铁甲舰。

德国方面,威廉二世也是相当乐意再多赚几笔大清国的银子。

反正以清政府的德行,无论如何都战胜不了隔壁奋发图强的明治日本,那与其把银子赔给日本人,还不如都拿来买几艘德国军舰。

至少在黄海海战中,多买几艘军舰说不定能多消灭几个日本人。

大清国和德国的迅速接近和大清国开始重新订购军舰大办洋务,不由得引起某些国家的担忧。

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采购新式的马克沁机枪时,在得知海因里希·恩斯特·戈林是前德国高级官员和德皇威廉二世“御用商人”的时候,山县有朋、伊藤博文还有西乡从道这几个明治元老会亲自到场。

“戈林先生,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伊藤博文对于海因里希·戈林推销的机枪兴趣不大,他过了那个从军报国的年纪,也和军队的关系不大。

“当然了,伊藤先生。”

来日本之前,海因里希·戈林恶补过日本维新的历史,他知道面前这个叫伊藤博文的男人算是整个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操盘手。

“贵国既然已经向清国推销军舰,那又为什么向我国贩卖这种新锐军品呢?”

“啊,伊藤先生。”海因里希·戈林笑了笑,“我想您对德国的印象可能停留在俾斯麦公爵和他那铁与血的政策上,但实际上,德意志一直都是个商人和思想家的国度。”

“商人和思想家的国度?”

在萨马拉大学旁听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学对于老师的说法可谓嗤之以鼻,这位曾经喀山大学法律系有名的刺儿头还不是后世那位闻名世界的革命导师。

可就算是现在的旁听生伊里奇,也足以让课堂的老师感到头疼。

倒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成绩不好喜欢胡说八道,而是因为他成绩太好了,以及他没事儿发表反动言论时胡说八道的那些话还他娘特别有道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