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63章 大清算(第2页)

第63章 大清算(第2页)

事后,秦刚笑着对乔襄文说:“做墙头草,趋福避祸,这些都没什么可以指责的。但是眼光不坚定,事后补救,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拿出一点诚意出来的。让他们捐资助学,这也不是为难他们,是在帮他们积累一些功德。日后他们会感谢我的。”

乔襄文当然是喜出望外:书院名声大振是其一,学生从者如云又是其二,而这段时间,先是有军府的奖励,再有就是来自于本地及四县八乡的各种捐助,这菱川书院眼见得繁盛之景远超当年祖父在世的状况。

秦刚翻阅着格致班的学生近期作业,不禁颇有欣喜地对乔襄文说:“僖老来看这份作业!”

原来,这是其中一个小组根据秦刚在讲座时使用的扩音筒,进行了不同材料、不同形状之间的各种实验,并从中总结得出了“扩音筒的材质越坚硬、表面越光滑其声音就越容易传得远”的基本规律。但是这帮学生在秦刚的启发下,并没有仅是满足于这个简单现象的总结,而是进一步地进行讨论,并且开始提出了关于“声音的反射特征”的理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刚心念一动,便提起毛笔,在这篇尚显稚嫩、却锐气十足的学习作业下面写上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八个字。

“秦老弟点评的妙极啊!‘大胆假设’,这是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既有知识的束缚,让学生们敢于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想法。而‘小心求证’则更显关键,不能空说无凭、不能异想天想,要提出支撑的理由、佐证的证据以及严密的推理。这样就可以产生出足够有价值的新知识。”乔襄文赞道,“这八个字,可以作为格致班的学训一用。”

秦刚哑然一笑,心道惭愧,这句来自于后世的名言他也记不得是哪位哲人所说,但确实是通俗易懂,且极具指导意义。这种拿来主义,也就却之不恭了。

随即,秦刚扬了扬手里的这份作业,对乔襄文说:“乔兄有没有想过,如果书院里再多一些这样的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乔襄文饶有兴趣地想了想,试探着问:“我想不会是‘发现更多新知识’这样的答案吧?”

秦刚摇了摇头,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提了一个新问题:“在过去,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从哪里来的?”

“书本上。”

“书本上的知识是从何而来?”

“圣人传授!”

“从圣人处获得知识,让我们保持着敬畏与信任,同时也让我们放弃了思考,只是简单地接受。世人才会大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格致学却倡导我们自己去探寻新的知识,并通过亲手的实验去验证每一条新知识。所以,它带来的后果至少有三:第一,发现圣人未必是对的;第二,发现圣人也有不知道;第三,发现自己也是有可能超过圣人的。”

乔襄文初听之下,觉得秦刚说的这些有点匪夷所思,可正欲反驳时,却又突然觉得似乎正是这个道理。秦刚自己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所以,”秦刚突然非常慎重地对乔襄文说道,“关于我们菱川书院从现在已经开始践行的,并将矢志不悔地坚持去做的事情,我今天可以告诉你一次,但又绝对不能对外在口头上承认……”

“是什么?”

“开启民智!”

“民智?为何?”

“嘘!只说此一次。不可再提。记住!只做,不说!”

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不约而同地执行着“愚民”之策。毕竟,只有足够愚蠢的民众,才是容易统治的民众。

当然,为了满足自己的统治、满足自己的剥削,民众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与能力,那么,这部分工作便就由圣人们去完成——这便是古代教育的真相。

秦刚没有办法向乔襄文讲那么明白,但他却清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真正目的。

不要去说,就悄悄地去做好。随着格致学的内在原理深入人心,随着掌握格致原理的学生越来越多,那么所谓“学从圣人出”的谎言就会被揭开,而格致学带给这个时代的真正力量才会显现。

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时代的民智,被悄悄地成功开启了。

一只沙鸥掠过了菱川书院的正堂檐角,斜斜地飞向不远处的河面,又循着水道追回着另几只的沙鸥,追逐着远处河道上开动着的一艘官船。

官船上,正是再次离邮回京的刘惟简一行。

此次,他费尽心机地安抚好了秦刚及毛滂,又大张旗鼓地表明了天子求贤若渴、重才思贤的光辉形象,料想,这样的安排,算是能遂了小皇帝的心意了吧!

至于这些做法是否合乎官场上的那些看法,哼,他刘惟简就从来不管这帮官员是怎么样的。只需要这次回京,看看小皇帝给自己安排在哪里,一切也就定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