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我相信,你家孩子一定会被你培养成儒家君子的!”
韦远奉承了一句,反正好话不要钱,装作好奇道:“要不你先把这一本《君子言》给你家孩子看一看,看他喜不喜欢!”
王平安能否成为君子,他不知道,毕竟有丞相千金在,王平安是一定——不能说一定,起码是百分之九十的概率,是活不到长大成人。
又怎么可能会被培养成儒家君子?而且就王家的家风,王平安就算是能长大成人,也是一定不能培养成儒家君子的。
他固然和王家是没怎么打过交道。
虽说这些年,随着王如海崛起,在科举这一条金光大道上,大发神威,尤其是今年这一次进京赶考,大家都能看出来,王如海是有很大几率金榜题名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趁这机会结交王家。
就是想等王如海金榜题名,他们能从其中获取好处。
要不是王如海刚一成年就结婚生子,那些结交王家的富贵人家,说不定都会把自己闺女孙女嫁给王如海,可见他们对王如海的重视程度。
不过。
他却没有太在意王如海,哪怕王如海金榜题名又如何?当年他又不是没有金榜题名过,那时的他,是何等的风光,可还不是没有用,朝廷无人,家族不重视,以至于他在小小的青阳县蹉跎半生。
而且。
相比当年其他同名进士,他这个小小的青阳县县令,勉强是算得不错,还有很多进士混的还不如他。
王如海就算真能金榜题名,如果朝廷无人,怕是在翰林院里历练几年,就会被打发下去,随随便便找个职位安排,还不是蹉跎一生。
怎知。
王如海竟然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竟然能高中探花郎。
探花郎和寻常的金榜题名的进士之间的差距,不能说是天壤之别,但还是有很多的区别,哪怕大夏建国这么多年,不乏一些探花郎混的不好,可就算是混得再不好,也不是他一個小小青阳县县令可以相提并论。
当时。
他得到这个消息时,先是不相信,毕竟王如海的情况,他还能不清楚,普通人家出身,也就读书方面有些天赋,能在科举这一条道路上过关斩将。
可由于出身的原因,导致没有资源培养,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能在金榜题名,对于像王平安这一类人,可以说是把他的天赋用到了极致。
高中探花郎?
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虽然王如海长得很是帅气,否则也不可能被丞相千金看中,可探花郎不仅仅好看,还得有真才实学,得胜过无数同科进士。
他很难相信,王如海一介农户之子,能够做到。
想他韦远,出身青浦州韦家,他们韦家是有名的诗书传家,家中不知道出了多少高官。
他从小就表现出读书天才,被无数名师指导,这才能够在科举这一条路上,过关斩将,直到金榜题名。
偏偏在金榜上,还是靠后的,在他上面那都是大夏顶尖的世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