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禹想了想,“第一件事。我问你,白氏器行的运作方式是什么?”
“运作方式?”白大郎愣了一下,“啥意思?”
【你这样问人家哪听得懂,我来说!】
旁边小瑜开口,“就是,是你们请制器师傅来制器,然后你们拿去卖,还是说你们自已有制器师傅,卖的钱跟师傅们分?”
白大郎尽力把这两句话理解了一下,代入白氏器行,不确定地回答:
“制器师傅是我们自已人,但不会给他们分钱。大概属于你说的第二种吧?”
“不分钱?那就是发固定工资?”小瑜问。
“固定工资又是?”
小瑜跟他解释了一下,用俸禄作比,白大郎很快就明白了。
“也没有,或许是二位有所不知吧,”白大郎解释道,“当初我们白家村凑钱,派一些年轻人出去学了制器,回来才开的器行。”
“乡亲们都已经出钱供我们学了手艺,我们哪还有脸去分钱?顶多也就是在闲暇时间打几件器具去卖,卖来的钱才是我们自已的。”
鹿禹总算是听懂了。
白氏器行的体系是这样的:
首先,由白家村的所有人凑钱送人去学制器,回来之后开器行,制器士有指标,每月要出固定数量的成品,超出指标的产品都属于制器士自已。
这些成品由器行售卖,收入根据当年各家各户出的钱的比例分钱。
比如,假设全村人一共出了10000货钞,某户人出了1000货钞,那么这户人就可以分到10%的利润。
制器士不参与分成,但他们的家庭根据上述规则分成。
【等等。。。。。。这不就相当于是投资和股份吗?!分红也有,这里人居然这么先进?】
【类比一下,这也不像合作社啊,手工业集群?但是工厂也不是这个体系,根本找不到类比。。。。。。】
鹿禹低头皱眉,她发现了个问题。
白氏器行,好像确实能合作?
一开始,全村人冒着风险投资,然后通过竞争抢占市场,到这一步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别说错误了,这甚至是可以写进成功学鸡汤的案例。
问题就出在最后的垄断涨价,鹿禹接着问。
“你们现在有什么产品?随便说几个。”
“锄头,犁,铲子,镐头,老多了,您问这个是。。。。。。?”
“一把锄头卖多少钱?外面的市场价是多少?”
白大郎也不傻,一听就知道鹿禹想说什么。
鹿禹就是想降价,给平民们买到平价的东西。
“鹿老板,这个。。。。。。要我说吧,乡亲们估计不会同意,而且,在巩关这块地方,白氏的价格就是市场价。”
白大郎并没有炫耀,或者威胁什么。
他说的全都是事实,不带感情的事实。
鹿禹摇摇头,叹了口气。
“诶等等!但是我可以去跟乡亲们商量商量,毕竟我曾经也是被迫买过高价货物的人,我也不想看见器行变成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