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看热闹的人围到产房外,听着屋里杨丹丹的叫声,看到满脸是血,跛着脚抱着柴火去烧热水的李石头。
大家热切地讨论开了,有人说李石头夫妻俩是个知礼数的,在别人家生孩子,会给主人家带来霉运。
这不,巴巴跑到这养殖场这里生产,这儿本来就是李石头居住的地方,等于在自家生,不会给姚家带来不好的影响。
姚灵才顾不上什么礼数不礼数,不停地朝产房张望,希望一切顺利。
都说生孩子是过鬼门关,在现在大医院有多少产妇没有抢救过来。更何况这是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一不留神就会一尸两命。
姚灵盯着产房张望,宋寻则是盯着姚灵,眼神黯淡,不知道在想什么?
经过稳婆和杨丹丹的努力,终于在午夜之前生了两个健康的男宝宝,坐实了三喜临门的说法。喜的刘老太又对着姚老头和姚老大的灵位叽叽咕咕说了好一会儿话。
李石头听到孩子高昂的哭声,得知是两个健康的男孩子,心里松了一口气。不顾一切地朝产房里冲,被门外的人死死拉住。
直到稳婆和李婆子等人收拾好产妇和产房后,才将人放进去。
姚灵更是喜极而泣,舅娘虽然经历了很大的痛苦,但是她终于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李柱子病逝造成的伤害,随着新生儿的长大,会慢慢得到治愈,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李家多了两个健康的新生儿,最开心的莫过于李婆子和李老头两人,他们再次成为爷爷奶奶。这一次,他们要用尽全力,把这两个孩子抚育成人。
李婆子将李老头打发回李家村,她留在姚庄,尽心尽力地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和照料两个小宝宝。
她本就是个不拘小节的人,顾不上跟亲家母刘老太客气,三天两头地指挥李石头杀鸡宰鹅,给杨丹丹补身体。
刘老太不仅没有恼,反而劝杨丹丹去姚庄居住,方便大家照料。
杨丹丹和李石头两人死活不同意,刘老太只好作罢。让李氏时时去照看弟弟弟媳。缺什么东西,只要家里有的,随便拿。
其实,不用刘老太吩咐,李氏跑得比谁都勤,每天还要李婆子催促才不情不愿地回家。
村里种田多年有经验的几个老人家,去地头看了看,又搓了把稻穗掐了掐,稻子已经成熟了。找到李村长,让组织人手收稻子。
趁着这几天大太阳,打下来的稻子能尽快晒干。过几天下雨了,稻子会烂在地里。
村民们热热闹闹地开始收割,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
安陵城的新城主免除了今年的赋税,今年不管收了多少粮食,都是自家的。吃不完的可以卖,不用担心交不上赋税,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看着沉甸甸的稻穗,这产量绝对是他们记忆中最高产的一年。村民笑得嘴巴都要裂到耳朵根后面去了。
村民们用镰刀一片片地割下稻子,然后用绳子绑成捆,运到道场上,打下稻米,晒干。
当村民们得知,安陵城新的城主是宋寻后,一片欢呼。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能和城主大人一起吃饭,一起聊天。
在村民眼中,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造反,更不懂政治。谁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就信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