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宋时超 > 第4章 太师显锋芒(第1页)

第4章 太师显锋芒(第1页)

从大宋建国,太祖称帝那一天起,宋辽两国之间的邦交就是重中之重,这种邦交,甚至贯穿了大宋全盘的历史,期间几次战争,或有胜负,一应合约,俱是史书上留有浓重一笔。

庞太师作为两朝元老,手握兵权,加之自身与辽国一直有些不清不楚的往来,的确是出使辽国的最佳人选。先前因着弥勒教的事情,西夏和辽国俱是屯兵边境,意图不轨,使得整个大宋朝廷都是惶惶不安,却是之前好水川一战之后,大宋的兵将损失惨重,若是两国一同来攻,只怕一时难以抵挡,守土困难。

大宋的土地,恰好实在诸国围绕之中。北有辽国、西夏,西有吐蕃,南有大理,俱是所谓“化外蛮夷”之邦,个个兵强马壮,虽然人数或许不如大宋万一,战力却是实在惊人。好在有唐以来,吐蕃便陷入了无尽混乱之中,其中教派争执,赞普林立,各方争斗,直到现在也还未完全统一起来,内乱不断,一时不会威胁大宋;大理国则是在段氏治理之下,出现了短时间的混乱,重臣把持朝政,百姓也是不甚安定,似乎就要重蹈其前身南诏国的覆辙,一时也不是较大的问题。

只是那辽国和西夏,实在是有宋一朝的心头大患,真真如鲠在喉,使得每一位大宋君主都是烦恼万分,又是无力一举将其击溃,甚至战局之中,大宋还处于劣势,一时难以处理。好在朝中一众臣子也不是个个无用,庞太师一脉死死把持枢密院军政大权,一时到还能抵抗些许。此番两国屯兵,也是只有庞太师出使前往,百般商议,才能拖延缓解些日子,叫大宋有个休养生息的时候,不至于腹背受敌,各方不安。

只可惜么,庞太师此番出使辽国,却也是在那弥勒教的算计之中,甚至两国屯兵之举,只怕也是有弥勒教的身影在背后作祟。太师离开朝廷,朝中的文臣一时便占了上风,又是与弥勒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之间也是搅动了朝廷上的风韵。加之中原武林正道因着各种原因,一时召开数十年不曾举办的武林大会,汇聚于开封府之内,更是挑动了赵祯原本就紧张的神经。一时之间,竟是叫弥勒教左右了朝中大势,朝廷竟真的倾尽全力,一举围攻了少室山,将中原武林正道一举重创,近乎扑灭。

此事一出,弥勒教算是苦心不负,终于达成了设计许久的愿望,一举将中原武林正道和朝廷的禁军弄了个两败俱伤,更加奠定了自己在中原的地位。随后的三个月时间,中原乱成一片,江湖四处风起云涌。直到此时,赵祯才发现局势似乎有些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一时之间也是不知如何是好,又是无法,只得急忙将庞太师从辽国召回,让他坐镇朝中,处理如今的乱局。

庞太师当时甫一得到消息,便也推测出了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嘴上虽然不住咒骂那些文官愚蠢,心中却也有着一丝暗喜,知道很快就会有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只要此番处理得当,从今往后,一众文官朝臣便再也没有了与他竞争的资本,朝中便是他一人独大了。

因着这般,庞太师虽然一早收到了消息,却是佯作不知,将一众随行出使的弟子门生死死束缚在了自己身边,一应留在辽国境内,生生耽误。除了给长生老人送去过一封书信之外,庞太师便再无任何举动,以逸待劳,安心在辽国等候皇帝的召见。

果不其然,十二月廿三这日,大宋的急招文书送到了庞太师手上。这封文书原是赵祯的亲笔,内里详细说明了事情的起因和现在的情况,召喻庞太师即刻启程,返回开封,镇压局势。因为此事不甚妥当,赵祯面上也是无光,原本因该由大臣代笔的诏书,也是由他自己亲笔写就,言辞又是透露着些许祈求意味,却是真真到了没有庞太师不行的程度。

庞太师自然是满心的欢喜,表面上却依旧沉着冷静,不住叹息,又是直说国与国邦交大事,自己作为使者,实在不好说走就走,却是有失国体,实在不妥。直到赵祯的第二封诏书也拿在手中,庞太师才志得意满,不紧不慢地跟辽国一方告罪,说是朝中事物繁忙,自己必须先走一步,随后才带着一众门生弟子,趾高气扬地返京去了。

大宋出了这等事情,原本不该叫周围几国知道。奈何此事不是寻常朝政,而是牵动中原武林和天下百姓的事情,实在是掩藏不住的,民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周边几国倒也知晓。加上辽国和西夏本就是与弥勒教联合串通,其实对这局势了若指掌,哪里又会不知。要不是如今时机尚未成熟,大宋的根本元气不曾受损,辽国也无心大举进攻,否则朝中乱成这般样子,只怕又是有战要打了。

饶是如此,庞太师还是一直拖延到了次年正月初五这日,才堪堪返回了开封府,也是得了赵祯的口谕,第二日一早便参与了朝会。

朝堂之上,一众官员们汇报着最近的情况,一来是给庞太师了解些许,二来也真是少室山之后,天下的乱局却是一日猛烈似一日,真真天天都有无数文书从四面八方发来。到得现在,甚至连西北一带都开始有了动荡的样子,又是十分混乱,叫得这些文官们个个夜不能寐,每天阅读各方消息都要花费七八个时辰。也直到此时,众人才隐隐发现中原武林正道的作用,知道为何之前千百年的规矩原是这般。只可惜大错铸成,万难悔改,一切种种,只能是众人自作自受了。

耳中听着一众朝臣的汇报,余光偷偷看着赵祯满脸疲惫焦虑,庞太师心中实在是欢喜万分,却也正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一众文官朝臣百般算计,归根到底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白白给庞太师做了嫁衣裳,这下也是心中懊悔怨恨,却也于事无补了。

朝堂之上,赵祯听着一众文官汇报各地情况,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种恐怖的情绪之中,叫一众大臣都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怕自己一个不慎,招惹了皇帝的不满。说老倒也是正常,如今大宋举国上下,乱成一片,却实在是赵祯一开始不曾想到的情况。如今这等样子,实在是大宋开国以来,数十年间不曾遇到过的危局。若是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地方上的动乱,甚至演变为前朝藩镇并起的情况,却是十分不妙。

庞太师倒是老神在在,神情轻松,虽不敢仰面视军,脸上那种淡定自若的神色也还是映在了众人眼中,叫得一众文官咬牙切齿,又是无奈,毕竟自家的官位荣耀,身家姓名都是把握在庞太师的手中,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实在无法。

待得各地情况禀报完毕,赵祯的脸上已经阴沉的要滴下水来。朝堂之中的气氛一时凝重,众人都是看着庞太师,看他能拿出什么法子来解决如今的情况。

眼看着皇帝就要爆发,庞太师才缓缓上前两步,抱拳拱手,口尊陛下,朗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一时倒真是有了解决目前困局的法子,叫得赵祯稍稍安心了些许。

其实庞太师的法子,也就是历朝历代以来,用以镇压民间动乱的几个招数,无非是延长宵禁,施行酷法,审核吏治,重立权威之类。这些法子,其实赵祯和一众文官们一早也已经想到,只是如今天下大乱,莫说是寻常百姓,就是诸多地方官员,无论守将还是文官,也多少有些动乱心思,或是与弥勒教暗中勾结,使得朝廷的法度无法传达施行,一应手段到了地方之上,俱是大打折扣,效果不佳。

而庞太师的作用,就是在于他掌握枢密院大权,又是有着许多武将门生,手握重兵,桃李天下,一旦坐镇朝中,推行治理之法,文武并举,软硬兼施,加上禁军环伺,却是效果拔群,比之之前的文书诏谕要有效不少。

按照太祖立下的法度,大宋皇帝对一应的兵将其实有着绝对的掌控权威,整个枢密院都是全权对皇帝负责,照理来说不会出现如今这等太师独掌大权的情况。奈何庞吉身为两朝元老,手段通玄,多年经营之下,竟是打破了常规旧例,一手掌握了军政大权。加上这些年来,稍微有些成绩的年轻武将,俱是出自庞太师的门下,在庞太师的苦心运转之下,从几次战争之中都是获取了不小军功,位高权重,又是未尝败绩,声威极高。兼且庞吉本身就不是一个廉政清明的好官,一应贪赃枉法之处,不输给前朝几位奸佞,所谓臭味相投,地方上的官员也有不少投入了庞太师一派之中,与其同气连枝,暗通曲款,一呼百应。

这些情况,赵祯知道,却也不知道。实在是庞太师为官如此,对皇帝却是十分忠心,多年以来,从未表现过丝毫不恭不敬的意思,一应地为着皇帝操劳奔波,办事能力又是几位出众,实在不是那种只贪不做事的昏庸官员。加上他自己做事也是极有分寸,往往贪敛些许,坑害百姓,也不会太为过火,甚至还时常收敛手下之人。做官做到这等程度,也真真可谓是大奸似忠,实在是叫赵祯无法,一面痛恨不满,一面又是离不开他。

如今庞太师返京,一应地镇压法门就能一一施行,不过数日时间,各地方上的情况竟是好转了不少,虽然还是不必先前那般安定,却是不再会威胁到皇帝的统治,一切的政令也一一恢复正常,想来不用多长时间,这一次乱局便能安然渡过。

叫一众文臣们弹冠相庆的是,庞太师对他们这一次的举动并未太过追究,甚至还几番劝慰皇帝,让赵祯熄了严惩一众文臣的心思,保住了他们在朝中的地位,不曾受到牵连。虽是心中疑惑,不过避过此番劫数,一众文官还是打心底地感谢庞太师,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这救命之恩却是真实不虚的。

严刑酷法之下,各地都是掀起了一波打压左道人士,镇压弥勒教邪教的举动。在庞太师的主导之下,行动十分顺利,各地雷厉风行,或有百姓无辜受到牵连,也是伸冤无门,无处诉说。

半个月之后,大宋各地情况一时好转,虽是出了几桩冤假错案,倒也还是叫赵祯十分满意,大松了一口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