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栓没什么本事,在水花嫁给王重之前,她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年年要靠着政府发的救济粮才能过活。
李老栓又是个不靠谱的,水花打小就远比同龄人要懂事儿,挖草放羊,种玉米,种洋芋,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勤快能干。
也正是因为打小的艰苦生活,养成了水花现在勤俭节约的习惯。
要是全都请人的话,花费确实不小。
王重微笑着道:“真是个傻媳妇!账可不是这么算的,你听我慢慢给你算算!”
水花看着王重,竖起耳朵。
王重道:“现在我写小说,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块,多的时候,能有三千多,要是再等半年,我的书连载完了,出版售卖以后,挣得只会多,不会少,可我要是去镇里给人打工,你说我一个月能挣多少?”
“一百多?”水花吐了吐舌头,听明白王重是什么意思了。
自己打工,一个月一百多,请人整地的话,也差不多是这个价钱,可要是把这些时间拿来写书,或者做别的,挣得只会多,不会少。
“首先,我们家不缺这点请人的钱,其次,乡亲们要建房,一时之间,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砖,到时候我们把砖烧出来,可以先佘砖给他们,让乡亲们到砖窑里打工来抵,以工抵债是一个,那我也可以让他们帮我们整地啊,这也是以工抵债!”
“现在我们房子也建好了,住的地方有了,你呢,就负责帮我管好后勤和财务,这么大一堆事情,你不能都让我一个人弄吧!”
“要是我们把这个事搞成了,那不比整出几亩地来,更有意义吗?”
水花那碧色的大眼睛里头,闪烁着的敬佩的光芒,也不再纠结担心,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行,你是当家的,我听你的!”
还有一个原因,虽然有点舍不得请人整地的钱,可面对王重的关切,水花却也在心中暗自窃喜,长达近月的分别,两口子新婚燕尔不过一年有余,还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水花心中也难免有些思念。
要是跟到王重身边,给他管后勤,管财务,那和王重接触的时间就更多了。
“对了,等下回去,把羊肉炖上,晚上我把叔公跟喊水叔他们都喊来家里吃饭,顺便和他们商量商量砖窑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次日一早,王重就骑着摩托率先赶到张主任帮忙在镇子边上申请的地皮,马喊水和老支书,打后领着几十个青壮,带着工具过来帮忙。
王重和众人签订合同,还是按每天四块钱,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给大家开工钱,可以日结,也可以月结!也可以直接先用工抵账,到时候把砖烧出来,把砖钱按成本价用工钱抵扣。
老支书和马喊水两家都选择直接抵账,其他人,基本上都选择的是日结,一天一结账。
半个月后,三口大砖窑正式落成,一个月后,第一炉砖正式开烧。
一时之间,几十号过来移民吊庄的乡亲们忙的热火朝天。
三个月后,老支书家最先开始建房,墙体全部用的是红砖,顶棚钢筋混凝土造价太高,老支书和李大有商量之后,选择用老式土胚房盖顶的形势,等以后有钱了还可以改。
同样是三间正房,一间厢房,一间厨房,一个旱厕。
主要的钱,都花在了人工和木料还有买水上头。
水泥的钱,王重给出了,也算是对老支书的报答,不愿看到老支书那么辛苦。
老支书虽然没说什么,但却把这情暗暗记在心里,时常在李大有和水旺耳旁念叨,让他们以后再想法子还王重的人情。
入冬前,王重跟乡亲们几乎就没一天停下来过,砖坯是屯了一堆又一堆,砖是烧了一窑又一窑,砖窑也在老支书家开始建房的时候开始盈利。
当然了,这离不开张主任从中翰旋,帮忙联系买主,开拓销路。
入冬以后,土层被冻住,这时候再挖土制坯,费时费力,还影响质量,入冬以后,剩下的活,就是烧制了。
时间就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转瞬便到了九四年初的春节。
两年半的时间,在这一望无尽的戈壁滩上,一座座低矮的平房拔地而起,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家家户户瞧着虽然还很简陋,但整个村落看起来却是整齐有序,一条条平展宽阔的大路,能通到每一户人家的大门前。
砖窑的生意也早已步入正轨,产能和规模,也正在追赶兴庆市附近的那个大窑厂。
这两年打工之余,乡亲们忙活最多的,就是整地,筛掉砂石,从几十里外买土运回来,填在地里。
刚刚整好的地,肥力不够,还种不了小麦,只能先种上玉米这些对土质要求不高的作物,今年部分地块,已经有了收获。
······
王重家中,捧着一碗热茶,刚喝了一口的老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