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侯,外臣代寡君前来参会,寡君虽有失礼之处,但却有生病之实,理应得到谅解。
不如这样,今天外臣就先与齐侯初步盟誓。过几天,齐侯再派行人赴敝国,由卿大夫与寡君在敝国再次盟誓。
这样也算是两国圆满达成和平友好之盟誓了。齐侯看如何?”
齐懿公大怒,冲着季孙行父道:“这是什么意思?让寡人与你盟誓,是想让寡人自降身份吗?
今番你与寡人盟誓,明日寡国的大夫赴贵国,一旦鲁侯不愿意与大夫盟誓,那寡国脸面何在?
贵国既然是这个诚意,那寡人看就算了吧。”
说罢,齐懿公再也不理季孙行父,直接下令取消谷地盟会!
季孙行父看着这个蛮不讲理的齐侯,长叹数声,心道这什么事啊,哪怕是你齐侯不愿与自己盟誓,那你指定一位齐国大夫与自己先盟誓,就算是达成意向也好啊?
怎么说翻脸就翻脸,难道你齐侯本来就没有诚意么?
季孙行父哪里知道,在齐懿公眼里,哪里需要诚意这玩意儿,他要的是钱。
这一次,季孙行父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在鲁文公生病无法参加盟会的情况下,应该多备些钱财!
只要给足了齐懿公这个天下最缺钱的诸侯足够的钱,一切都可以解决。
可惜,在把礼义当第一要务的季孙行父那里,貌似这一点根本没有领会。
季孙行父无奈回国复命,躺在病床上的鲁文公听后,长叹一声,忧郁更重,病情也就加重了。
鲁文公的病重到什么程度呢?自正月受寒以来,他就一直躺在病床上,每天胡思乱想,就担心齐国何时又出兵侵略鲁国了。
史料记载,自正月一直到五月,整整四个多月,鲁文公都没有召集朝会。
当然,当时反映朝会的概念叫视朔。
朔,指每月初一。所谓视朔,就是告朔视朝。
告朔,指国君要在每月初一祭告祖庙,向祖宗汇报一下上月的履职情况,提出本月的工作计划。
然后是上朝,听取各公卿大夫和各部衙门上个月的政务,安排本月政务。
貌似当时的国君是非常好当的,因为根本不象我们现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貌似皇帝动不动就要朝会,甚至给我们后人感觉是天天要朝会。
不是有个词叫早朝么?
据说,明朝时的早朝流程是这样的:
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
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整队时,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然后,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首礼。
再然后,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指示。
毛想想好了,这样的早朝有多繁琐?
能够做到每天都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