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文公心里点了点头,嘴上却道:“但寡人担心的是,如果寡人善待秦人,一旦晋侯发怒,那寡人岂不是要摊上大事”
公子遂呵呵一笑,道:“主公,秦人有礼,主公以礼还之,这正是鲁国风范。列国诸侯包括晋侯在内,都不会因此对主公有意见。
主公只需要掌握一点,如果秦人要求与主公结盟,主公大可不予以理会,臣自有办法。”
鲁文公大喜,遂将接待秦使一事全权交付公子遂负责。
秦国大夫西乞术看来对中原礼仪那一套非常熟悉,他见鲁国执政上卿前来接待自己,非常感动。
一番客套后,按正式聘问的程序,西乞术向公子遂敬献了玉璧。
公子遂推辞道:“秦伯不忘和敝国先君的友好,而派大夫您莅临敝国,以此镇抚敝国,且奉送如此贵重礼器,寡君不敢不推辞啊。”
西乞术谦恭答道:“外臣来贵国前,寡君有交待,说这都是些不值钱的普通物件,上卿大人何必推辞呢”
公子遂摇摇头,继续推辞,坚决不收。
西乞术则更加谦恭,一定要送。
两人一个送一个推,一连搞了三次。
最后,西乞术感慨道:“不瞒上卿大人,其实寡君非常渴望能够得到贵国先君周公、鲁公的福佑,愿意前来服侍鲁侯。
所以寡君才用敝国先君传下来的普通玉器,派外臣奉送前来,以作为祥瑞的信物,见证敝国与贵国的世代友好。”
看来,在那个年代,鲁国人是非常讲作风建设的,坚决不收礼。
当然,这个只是看来而已,因为这就是诸侯国之间互相聘问的礼仪。
公子遂也好,西乞术也好,两人所言所行,都是符合这个礼仪的。
三送三辞,其实就是一个流程而已!
关于诸侯国之间的聘问,其程序是这样的:
一国行人赴他国聘问,必须带着当时代表国家最高级别的礼物,玉器,如玉珪、玉璋等用玉制作成的物品。
正式会见时,客人首先要奉上玉器,这叫见面礼。
但主人不能人家一送就收下,而是要表示一个推辞,而且要做到一辞、再辞、三辞,最后才可以收下,并表示感谢。
这个推辞的过程,据说有一个规定的外交用语,辞玉,即推辞玉器的意思。
聘问的正式开始,就是先要经过辞玉至受玉这个过程。
然后就是双方就互相关心的话题交换意见。
这一次,西乞术代表秦康公到鲁国来,要表达的意愿就是希望秦、鲁两国能够友好相处。
而且,西乞术还直接对鲁国说明秦国与晋国已经是死敌关系,很快两国将爆发新的战争。
为了表达诚意,西乞术甚至直接将秦国的主要作战计划都对鲁国人讲了。
秦国的态度真的非常诚恳,最高目标是与鲁国结盟。
但鲁国可能与秦国结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