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古代著名历史人物名字 > 第39章 清朝名将福全 从贤王到战场上的智勇双全(第1页)

第39章 清朝名将福全 从贤王到战场上的智勇双全(第1页)

引言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人物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被载入史册——福全。作为顺治帝次子、康熙帝的兄长,福全的一生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更见证了清朝早期对外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

一、幼年立志

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十七日,福全出生。自小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当顺治帝询问他的志向时,他回答:“愿为贤王。”这一句话预示着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将充满荣耀与挑战。

二、封王与议政

康熙六年(1667年),福全被封为裕亲王,并被授予议政之权。这一时期,福全开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

三、乌兰布通之战:初试锋芒

乌兰布通之战是清朝与准噶尔部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面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威胁,康熙帝任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领清军主力从古北口出征。与此同时,常宁被任命为安北大将军,从喜峰口出兵。出征之前,康熙帝亲自在紫禁城太和殿为福全授印,并送行于东直门,显示了对此次军事行动的高度重视。

八月初,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福全与康熙帝共同指挥的清军遭遇了噶尔丹的厄鲁特军队。面对敌人坚固的“驼城”防御体系,福全迅速调整战术,试图打破僵局。厄鲁特兵士依仗天险,在隔河的密林中布阵阻击,并在高岸上排列了一万多头骆驼,使其卧地,驼背上搭上箱垛,盖上浸湿的毡子,形成了一条掩体防线,即所谓的“驼城”。厄鲁特主力部队从“驼城”垛隙放枪射箭,进行了顽强抵抗,导致清军初期遭受较大损失。

为了扭转战局,福全在天黑时命清军左翼从山腰插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右翼则在河岸泥淖处拼死硬攻,最终攻入“驼城”,大败厄鲁特军。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清军通过巧妙的战术调整,最终打破了厄鲁特军队的坚固防线,取得了乌兰布通之战的胜利。

在取得初步胜利后,福全面临了噶尔丹的外交挑战。噶尔丹派人至清军大营前索取土谢图汗等人。福全毫不退让,斥责噶尔丹入侵无理,并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后,福全派遣使者济隆等人带着书信,以及一百只羊、二十头牛去敌营,以稳住噶尔丹。福全与使者们进行了坚定而冷静的交涉,迫使噶尔丹承认错误并请求宽恕。福全针锋相对,指出即使土谢图汗有罪,也应该由皇帝来处理,不能仅仅听信噶尔丹的一面之词。通过这一系列外交手段,福全成功地让噶尔丹低头认输,并派使臣拿着奏章和保证书前来请罪,表示愿意撤出边境,听从发落。

四、撤军风波

在乌兰布通之战取得初步胜利后,福全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决策。虽然清军已经重创了噶尔丹的部队,但是战争并未结束。福全深知,要彻底击败噶尔丹,还需要进一步的军事行动。然而,在此时,福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十月,福全派出的侍郎等人未能按时返回,这让他意识到噶尔丹可能已经逃离边境。同时,福全发现军中的粮草供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仅能维持几天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福全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撤军。他认为,如果继续追击,可能会因为补给不足而导致部队陷入困境,甚至危及整个战役的成功。因此,福全决定暂时撤回,以便重整旗鼓,等待时机再次出击。

然而,福全的这一决定并未得到康熙帝的认可。当福全的部队回到康熙帝所在的地方时,康熙帝对福全擅自撤军的行为极为不满。康熙帝认为,福全此举等于放弃了彻底消灭噶尔丹的机会,坐失了良机。福全则解释称,当时军中粮草不足,若强行追击,可能导致部队崩溃,甚至危及整个战役的成败。福全还报告了关于噶尔丹行踪的情报,证明噶尔丹确已逃离边境。

面对福全的解释,康熙帝虽然有所动摇,但仍认为福全的做法欠妥。考虑到福全在乌兰布通之战中的功绩,康熙帝最终决定减轻对福全的处罚。福全被罚俸三年,并撤去了三个佐领的职位,但保留了亲王的爵位。此外,康熙帝还取消了福全的议政权,这意味着福全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受到了限制。

五、晚年与逝世

福全作为康熙帝的兄长,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朝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晚年,福全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福全的健康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得知福全病重的消息后,康熙帝十分关切,亲自前往探视。

在福全病榻前,康熙帝深情地陪伴在他身边,表达了对这位兄长深厚的情感。随着福全病情的不断恶化,康熙帝更是心急如焚,特地派遣诸皇子回京照料福全,以示对这位兄长的尊重和爱护。这些皇子们也尽心尽力地照顾福全,希望能够减轻他的痛苦。

然而,福全的病情并未好转,最终在同年六月二十四日不幸逝世,享年五十一岁。福全的离世对康熙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深切地感受到了失去兄长的痛苦。

福全去世后,康熙帝亲自参加了葬礼,仪式庄重而悲伤。为了缅怀这位忠诚的兄长,康熙帝下令为福全修建一座宏伟的陵墓,以彰显他对福全的敬意和怀念。这座陵墓不仅是一座物质的纪念,更是康熙帝心中对福全无尽哀思的寄托。

此外,康熙帝还特意命画工绘制了一幅两人并坐于桐荫下的画像。这幅画不仅仅是对福全形象的一种再现,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画中的桐树象征着长寿和坚韧,而两人的并坐则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通过这幅画像,康熙帝想要将这份兄弟间的永恒亲情永远地保存下来。

六、结语

福全的一生是忠诚与智慧的象征。无论是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还是朝堂上的沉稳应对,他都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贤王形象。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福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