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她的话,陶慧茹微微愣住了,因为她从来就没曾想过,当初杨毅投敌的消息会不会是谬误。
更没有想过,带着儿子千里迢迢去找寻他,问个究竟。
杨毅投敌,是不争的事实!而她当初的做法也无可挑剔,不然她的赞儿怎能长得这般康健?
这个楚娘子没有身处过她的境地,说的这些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大话。。。。。。
想到这,陶慧茹朝着楚琳琅冷笑:"我行事再怎么下作,也比你强!也不看看自己的年岁,专朝着年岁小的男子下手!要不要脸!"
楚琳琅以为她是说自己在勾搭陶赞,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想到陶慧茹接下来又道:"你这般痴情也是无用!司徒晟就算不嫌你再嫁之身,也断不会娶个年岁比自己大的女人!"
她看楚琳琅听了这话一愣,便是了然笑道:"怎么?他没告诉你他多大了吗?我算算,是小你三岁,还是小四岁啊?女人啊,可没有男人禁老,也许再过几年,你这个当姐姐的就要呈现老态了。。。。。。"
她还没说完,却发现那楚氏已经头也不回地走出竹林。
当陶慧茹好不容易整理好自己凌乱的鬓发,又整理了衣裙,自觉勉强能见人时,才忍着脸颊和头皮的疼,一瘸一拐地走出了竹林。
等她上马车的时候,陶赞正懒散躺在车厢里,津津有味地看着野史话本,并没有抬头看母亲。
陶慧茹忍着气儿问儿子:"你。。。。。。给你兄长写信了?"
陶赞正看到精彩处,连眼皮都没抬,只心不在焉道:"我又没有兄长,要给谁写信?你是说我那几个外放做官的表哥?"
陶慧茹强忍着焦灼,又问:"那。。。。。。楚琳琅的手里,怎么会有你给兄长写的信?"
陶赞继续懒散道:"都什么跟什么啊!是今日法会休息时,她得空要给父兄写信,奈何那字太丑,她有些担心她兄长和父亲看不懂,我便好心给她誊抄了一遍。咳,没想到她身世这般可怜,她的母亲是妾,被赶出了家门,她正想法子劝她父亲,跟她娘破镜重圆呢!对了,她还夸我字写得好,说我这才华,做个寺官有些可惜呢!"
听了傻儿子的话,陶居士都要气得吐血三升了!
她总算闹明白了,楚琳琅手里的信是怎么来的了!
什么给父兄写信!那楚琳琅的兄长都被她自己亲自送到县衙监狱里去了!难道是要写信问询出狱的父兄,那几日的牢饭好不好吃?
还有她那个做小妾的娘,当初是拼命才跟主家恩断义绝的,怎么可能盼着"破镜重圆"?
她和杨毅都是精于算计之人,怎么生出了陶赞这般缺心眼的傻儿子来!
方才在竹林里连挨打再受骂的气,陶慧茹也是顶不住了,一把扯过儿子手中闲书,用书脊拍着陶赞的脑袋:"你怎么这么蠢,既然是家书,写什么'弃暗投明'?你难道就不生疑?这话,谁能信!"
陶赞从小就是被陶慧茹娇宠长大,哪里被母亲如此劈头盖脸地骂过?
被骂得委屈了,他忍不住一推母亲,然后冲着车夫大喊:"停车!"
然后他气哼哼地跳下马车,扬长而去。
陶慧茹在后面大喊,也不见儿子回头。
她也是不明白了,一向乖巧的儿子怎么最近越发叛逆,总是不叫她省心?
一定是楚琳琅这个女人又给儿子灌入了什么要命的话!
陶慧茹的心里真是气急了,可她又没法跟儿子说这内里的曲折弯绕,不然依着他的天真不设防,只怕不经意间就能将这泼天秘密说出去,给自己找来杀身之祸!
想到这,她拿起佛珠,努力平复心情。可到了最后,却是一把将佛珠扯断,噼里啪啦掉满整个车厢!
楚琳琅!你千万别落在我的手中,我绝对要让你不得好死!
再说楚琳琅,这趟法事算没白辛苦,竟然从尼姑养的傻儿子那骗来"家书"一封。
有了这等说不清的把柄,本可以让人略略高枕无忧,不必担心这个陶慧茹拿着司徒晟的身世大做文章。
陶慧茹说司徒晟今年应该是二十有二,生肖说得也是言词凿凿。
在这类事情上,司徒晟的继母应该不会撒谎或者记错,毕竟她之前找温氏的儿子找得十分辛苦。
而且再想想司徒晟以前瘦小的样子,的确是比自己小个二三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