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谏伐突厥
在突厥政局动荡不安之时,朝中诸多官员纷纷进言,主张趁机对突厥发动军事行动。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却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一方面,若不出兵,似乎将错失一个千载难逢的攻取良机;另一方面,若贸然出兵,又有背弃先前盟约之嫌,恐招致非议。面对这一棘手难题,萧瑀力主出兵,意图一举荡平突厥,以图国家长治久安。但长孙无忌却持更为谨慎之态。他向李世民深谋远虑地进言:“当下,国家正值休养生息之际,军队亦需保持安定,不宜轻启战端。唯有当突厥侵犯我边境之时,我们方能名正言顺地兴师讨伐,如此方合天道人心。如今,突厥势力已然被削弱,依臣之见,他们料想不会轻易犯我边境。而我军若贸然深入突厥腹地,胜负实难预料,未必能确保胜利。因此,微臣以为,暂时按兵不动,坚守信义,以待天时,方为当前之上策。”李世民听后,深思熟虑,最终采纳了长孙无忌的谏言,决定暂缓军事行动,以观后效,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的深谋远虑与稳重睿智。
不言君过
一次,李世民对侍臣们表示:“朕渴望听到自己的过失,诸位不要有所隐瞒。”尽管如此,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大臣们们都一致认为李世民治国理政并无任何过失。李世民再次强调:“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身上的不足,希望你们能够直言相告于朕。”即便如此,长孙无忌仍然还是坚持认为:“陛下文治武功,臣等遵从都来不及,实在看不出有何过失。”
支持晋王
在废黜太子李承乾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李世民情绪激动,甚至拔刀欲自尽,幸得长孙无忌等人及时制止,并将佩刀交给晋王李治。在这关键的时刻,长孙无忌坚定地支持李治成为新的太子,他对李世民说:“臣谨奉诏令;如有异议者,请将其斩首。”随后,长孙无忌又进一步安抚李世民,表示晋王仁德孝顺,早已赢得民心,足以胜任太子之职。李世民最终正式册立李治为太子。
然而,李世民对李治性格上的懦弱感到忧虑,私下里与长孙无忌讨论是否改立吴王李恪为太子。李世民认为李恪英武果断,更像自己。对此,长孙无忌坚决反对,他认为:“太子仁厚,是守成之主。储君人选至关重要,不应频繁更改。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就这样,李世民最终接受了长孙无忌的意见,放弃了更换太子的想法。
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长孙无忌不仅在军事决策上展现出审慎的态度,在辅佐君主、稳定朝政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忠诚和智慧,使他在唐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君臣情重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之间的情谊深厚,堪称君臣关系的典范。一次,李世民收到密表,指责长孙无忌权势过大、宠遇过盛。然而,李世民不仅没有因此疏远长孙无忌,反而将密表展示给他看,并诚恳地说:“你我之间不应有丝毫猜疑。如果我们把听到的话都藏在心里而不交流,那我们的思想就无法沟通。”为了表明自己的信任,李世民还召集群臣,当众训诫道:“我的儿子们年纪尚幼,而长孙无忌对我有大功,我对他的信任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些试图用离间计来破坏我们亲密关系的人,都是不合情理的。对于这些挑拨离间之言,我一概不予理会。”
在李世民病重之时,他特意将长孙无忌召至含风殿,轻抚其面颊,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长孙无忌悲痛万分,泪流满面。临终前,李世民将后事托付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并特别嘱咐褚遂良要保护好长孙无忌,防止小人进谗,挑拨离间。不久之后,李世民离世,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君臣佳话。
论开言路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积极鼓励群臣献书进言,期望从中发现并提拔贤才。然而,尽管上疏众多,却鲜有建设性意见。对此,长孙无忌向李治进言:“陛下即位以来,各项政策均得当,几乎没有遗漏或错误之处。那些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提拔的人自然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但是,广开言路仍然是必要的,如果杜绝言论,则下情难以上达,不利于国家治理。”
人情难免
李治曾对长孙无忌提到,地方官吏在处理事务时仍然存在讲情面的现象。长孙无忌回应说:“讲情面、徇私情,自古以来难以完全避免。但要说有人敢公然枉法徇私,那是绝不敢做的。至于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稍微考虑人情,恐怕连陛下也难以做到完全避免。”
通过这些互动可以看出,长孙无忌不仅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也是李治朝中不可或缺的智囊。他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和对君主的忠诚,使得他在唐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君臣间的深情厚谊,还是对国策的睿智谏言,长孙无忌的表现都彰显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风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学与学术贡献
长孙无忌不仅是唐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还在文学和学术领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诗作和表文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文采。
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