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大明王朝的七张脸 > 17 胡宗宪 不清不白亦难评价(第1页)

17 胡宗宪 不清不白亦难评价(第1页)

胡宗宪,字汝贞,大明王朝嘉靖时期文臣,亦是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与于谦并称为“功勋最著者二臣”。

如果你要问我,在历史上是严嵩这样的贪官、坏官多,还是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好官多。那么我会告诉你,历史上最多的是像胡宗宪这种,既想干出一些功绩留下美名,又控制不住自己私欲公权私用,不清不白、不好不坏的糊涂官最多。我说的糊涂官,不是说胡宗宪这个人有多糊涂,而是对他的评价是个糊涂账,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因为人性本就是复杂的。

胡宗宪参加科举高中进士的那一年,正好就是严嵩因为在大礼议事件中,支持朱厚熜而受到重用的那一年,当年的科举组织工作,严嵩也多有参与,这大概也是胡宗宪与严嵩扯上关系的起点。步入仕途之后,胡宗宪先后做过京官、县令,还被朝廷委以御史的身份派往边关巡查边防、整顿军纪,胡宗宪在每一个位置上,都能把自己的差事办的很好,既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也引起了朱厚熜的重视,被朱厚熜钦点担任浙江巡按御史。

胡宗宪在浙江任职期间,正是东南沿海一带海盗和倭寇,闹得最厉害的一段时期,将胡宗宪委派到浙江任职,足可见朱厚熜对他寄予厚望,胡宗宪在前往浙江前,立下誓言,不剿灭倭寇绝不返京。胡宗宪上任后,首先做的就是整顿军务,严军纪、明赏罚,使浙江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显著提升,几乎是在胡宗宪前往浙江上任的同时,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受严嵩的推荐,被朝廷派来督查东南沿海一带数省的军务。

这个赵文华还是严嵩的义子,他张凭着有严嵩给自己撑腰,来到浙江履职后十分骄横,浙江总督、浙江巡抚都遭到他的构陷,而被杀害。而只有胡宗宪在跟这个赵文华打交道的时候,表现的十分圆滑,不但经常言语奉承,还时时奉上财物贿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赵文华当然会在严嵩和朱厚熜面前帮着胡宗宪说好话。就这样,两年后胡宗宪被擢升为兵部左侍郎、左佥都御史兼直浙总督,一跃成为当时大明权柄最重的封疆大吏。

胡宗宪的权柄有多大呢?朱厚熜等于将南直隶、浙江两省的兵权、监察权、行政权都交给了胡宗宪,任他施为。大权在握的胡宗宪开始施展他的抱负,先后提拔重用了俞大猷、戚继光、谭纶等人,尤其戚继光在胡宗宪的大力支持下,组建起来了一支威名赫赫的“戚家军”,很快成为了抗倭主力。

在胡宗宪的用心治理下,盘踞祸乱浙江沿海的倭寇、海盗很快得以被剿灭,接着戚继光、俞大猷又移兵福建、广东剿灭倭寇,就在浙江倭寇被平息的同一年,严嵩遭清流党官员弹劾,被朱厚熜罢官免职,严世藩也被治罪问斩,权倾朝野将近二十年的严党瞬间崩塌。而胡宗宪在一众清流党官员眼里是铁杆的严党成员,他们纷纷上书,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攀附严嵩、结党营私等十大罪名弹劾胡宗宪,朱厚熜念及胡宗宪剿灭倭寇的功劳,最初只是将他免官遣返回乡。然而,好不容易方才得势的清流党官员们对这一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依旧不断上书,请求重惩胡宗宪。就这样,胡宗宪回家闲居了不到两年,又被押解进京,下了大狱。

在狱中,胡宗宪试图为自己伸冤无果后,绝望之下,留下一句“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后,自杀身亡。虽然明朝那时候的清流党官员不过是他们的虚伪自称,并非都是清官。他们弹劾胡宗宪更多的也是因为党争之下的党同伐异而已,也并非都是赤诚为国。但是,那些清流党官员弹劾胡宗宪的罪名倒也不算冤枉胡宗宪。说胡宗宪攀附严党的罪名自不用多言,说胡宗宪贪污军饷、滥征赋税也是有切实证据的。胡宗宪主政南直隶、浙江期间,向朝廷上疏,一边力请宽限征收当地往年所欠赋税、请求朝廷将当地税收留在当地调用;一边又在底下巧立名目加派征收一些额外税赋。

尽管胡宗宪将自己想法设法弄到的这些钱财中的大部分都用在了练兵、剿灭倭寇上。但也不可否认,还有一大笔钱财被他用在了打点官场关系,以及供自己挥霍上,胡宗宪如此行为,自然会遭到一些其他官员的非议,被弹劾问罪也在情理之中。至于说胡宗宪之罪该不该被杀,那就见仁见智了。有句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从古至今十官九贪,唯一那个特别清廉的,多半在官场上混的还不咋地,先不论你的功绩如何,只说你既然享受了公权带来的私欲福利,那就理所应该接受这份罪责带来的反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