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大明帝国纪录片 > 第三部分历史之谜(第1页)

第三部分历史之谜(第1页)

明太祖发动文字狱之谜

什么叫文字狱呢?文字狱,顾名思义,就是因文字所犯下的罪案,自有文字以来,就有文字狱,历朝历代,史不绝书。文字多出于文人之手,吃文字狱官司的,自然多是知识分子。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社会里,专制统治者往往有意从文人学士的作品中摘取字句,借“疑似影响之词”,罗列罪状,滥杀无辜,以达到消除异端,钳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

文字狱就是专整知识分子的“特种刑庭”,是封建统治者树立权威、维护政权的一种手段,帝王们拿士大夫开刀,为的是“杀鸡骇猴”,迫使全体臣民慑服。仔细分析每一文字狱的构成,虽然多是扣以“叛逆”的帽子,但只要看一看案情,几乎全部是冤案、假案、错案,罪名多是罗织而成的。历代文字狱集中反映了封建专制的黑暗与野蛮,写下了中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明太祖朱元璋时文字狱从1384年一直延续到1396年,长达13年,其间因各种与文字有关的事件而被杀者达十几万人之多。上至王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其牵连之广、死者之多、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那么,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大兴文字狱呢?

有学者认为,明朝建国初期,中小地主出身的文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拥护新建的大明王朝,愿意为明朝出力,有官便做的文人;其二是,鄙视朱元璋出身低贱,对红巾军抱有刻骨仇恨,对新朝不合作和对抗的文人;还有一类介于这两者之间,既不特别拥护,也无特别仇恨。朱元璋对这种情况当然是了若指掌。所以,一方面,他重用那些拥护他政权的文人,做出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他加大打击力度,使用各种特殊法律、监狱、死刑甚至于满门抄斩、灭九族等强硬手段,逼迫不合作的文人低头就范。但越是这样,这种对立情绪就越强烈。即使那些已经出来当官的人,他也对他们异常警惕,时刻保持着一种高压态势,所以,他非常留意文人们的奏折与文章,主动找茬,吹毛求疵,从而造成了明初的文字狱。

有学者认为,洪武年间之所以形成严酷的文字狱,与朱元璋手下的文武大臣相互倾轧、争功邀宠有很大关系。建国之后太祖比较重视文人,开科取士,朝仪、军卫、户籍、学校等制度规程又多出于文人之手,武将们心理酸溜溜的。

据明景泰朝黄溥所著《闲中古今录》记载,许多功勋卓著的武将到朱元璋那里告状了。朱元璋说:‘世乱用武,世治宜文,马上可以得天下,但治天下之事却是非用文人们不可的。“

有位武将说:“陛下之言诚然不错,但对这些文人们也不能完全相信。他们仗着自己有才学,往往会因一点点不满意就用隐讳的言词进行挖苦诽谤。陛下虽然对他们很好,可是能够保证让他们人人满意吗?”

朱元璋笑了:“有这样的事例吗?”

“有!”另一位武将说:“您知道张九四(元末群雄之一张士诚的小名)好文的事情吧?他对文人的宠爱比您可不差,高官厚禄,宝马香车,供奉无缺。可是在他自立称王的时候,让文人给他起个官名,文人们就给他取了’士诚‘这么个名字。”

太祖想了想说:“这名字不错,很儒雅啊!待士以诚,也正好符合他的所作所为。”

进言的人笑了:“看来,陛下也被这些坏心肠的文人给蒙蔽了。您可知道,《孟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士,诚小人也。‘也可以读成’士诚,小人也‘。您看,这不是变着法子骂他是小人吗?可怜张士诚给人叫了半辈子小人,至死还被蒙在鼓里!”

太祖听此一说,立刻叫人拿来《孟子》,古书的刻印本都不曾断句,他果然找到了“士诚小人也”这句话。

从此之后,朱元璋对文人们开始留心,阅读文臣们的奏章、诗文时格外仔细,看看有没有弦外之音,如有讥讽之意的,立斩撰写者,以儆效尤。这里面,既有他本人对文人及文字的疑虑和误解,也有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朱家天下的长远意图。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朱元璋是平民出身的皇帝,他深以自己出身卑微为耻,深以当过乞丐、和尚、土匪、强盗为耻,在他内心深处,这是一个不能触及的心灵伤痛和自卑情结。他对与自己出身完全不同的士大夫们,既有事业上的依赖,也有心理上的羡慕,在潜意识里,他总是通过压制他们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加之朱生性猜疑,亘古少有。凡此种种,使得他冷酷、嗜杀,有虐待狂倾向。而贵为“天子”的身份,又使得这种屠杀和伤害达到了随心所欲、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过,也有人认为,朱元璋大搞文字狱的一些传说是值得怀疑的。

一、有关文字狱的记载,大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非君”风气流行的时代。朱元璋对贪官集团、权贵特权集团的打击(包括杀戮功臣),显然得罪了许多人,这些人难免怀恨在心,他们的后代以及那些对朝廷不满的人,在适当的时机难免就会有所操弄,编写一些东西来抹黑朱元璋。比如徐祯卿所著的《剪胜野闻》、梁亿所著的《传信录》、郎瑛所著的《七修类稿》等等,书中所载故事大多都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不足为信。

二、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元朝修《宋史》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唯独清朝,修一部《明史》竟然花了几代帝王近百年的时间,其处心积虑之深由此也可见一斑。清初诸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事无大小,都就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建议”,让书写者修改,修改,再修改!所以说,今天我们看到的《明史》上的明朝,实在是出于清帝之政治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妖魔化了的明朝,与历史的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三、为了巩固政权,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顺、康、雍、乾连续不断地搞了逾百年的文字狱,不只引起了社会惊愕,也给自己留下了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倘能把朱元璋打造成文字狱的先行者和高手,则既可以转移视线,又可以减轻压力,康、雍、乾们也就有了“垫背”的主儿了。而那些积怨甚深、满腹牢骚的士大夫们,也找到了一个出气的口儿,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借笑骂朱元璋的文字狱来影射康、乾之辈的文字狱,这就是在乾隆时期朱元璋文字狱越传越广、越传越神的原因。

四、海内外有相当一批明史著作,包括影响巨大的吴晗《朱元璋传》,述及明初文字狱,都依据乾隆朝探花赵翼《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等资料。而赵翼所记载的这些事例,又转抄自《朝野异闻录》、《闲中古今录》、《剪胜野闻》等可信度不高,且多已失传的野史类书籍。

五、从这些所谓的“文字狱”的模式来看,几乎完全是同一个类型,如因“生”谐音“僧”,“则”谐音“贼”,光是这两个简单雷同的谐音就占据了大半的案例。那就导致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何以既有极刑先例,而犯禁者接踵而至”?如果是因为捉摸不定,才’先后触网,倒也情有可原;但问题是,这些案件的模式实在雷同得近于小学生做练习一样,“生”谐音“僧”,前面有人用“生”倒了霉,后面的人不用不就行了?怎么会至少有五六个案子又重蹈覆辙?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全书共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仅目录就有六十卷之多,分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共约三亿七千万字。它不只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书。然而,这么一部如此重要的百科全书,在嘉靖年间重录之后,其11095册正本(《永乐大典》正本是指永乐年间的第一个版本,人们把嘉靖年间的重录本称为副本)却不知落于何方,后人的有关记载众说纷纭,甚至越传越讹。11095册书卷码放约有40多立方米,怎么会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呢?几百年来,人们为寻找这部珍籍,动用了不少人力财力,在明末清初之前就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书籍史上最不可解的、也是最大的谜团。

总结后人对《永乐大典》正本下落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随明世宗殉葬于永陵

《明世宗实录》中有关《永乐大典》的记载:“上(按:嘉靖)初年,好古礼文之事,时取探讨,殊宝爱之。”《明实录》等大量文献记载的确切史实指出,《永乐大典》是嘉靖帝“殊宝”爱之的珍品。他登基以来,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嘉靖三十六年宫中意外失火,嘉靖立即命左右登上文楼,抢运出《大典》,一夜中竟下谕三四次,焦急失态,足见《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

而据载,《永乐大典》正本最后的出现时间正是在嘉靖的丧葬期间,在《明实录》中有关嘉靖丧葬和《永乐大典》重录两件事的大量记载中:“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十二月十四日(庚子),嘉靖帝崩,年六十,在位四十五年。”“三月十七日(壬申),嘉靖帝入葬永陵。”“四月十五日(戊戌),隆庆帝赏赐重录《永乐大典》成者。”表明嘉靖皇帝是在死后三个月才下葬,此时已经到了隆庆元年三月。而新皇帝表彰抄写人员的日期是在隆庆元年四月,但这是表彰日期,抄录完成日期应该更早。这样看来,嘉靖皇帝下葬和副本重录完成在时间上基本一致。从此以后,《永乐大典》正本的去处就再无记载。

另外,当年徐阶向嘉靖奏明,重录不可能很快完成,只能“对本抄写”。嘉靖则明确强调,“重录”是为“两处收藏”。这“两处收藏”则是指哪两处呢?嘉靖的丧葬与正本的失踪如此巧合,这难道真的是某种巧合吗?并且,在明代,以生者平时喜爱的书籍殉葬的例子很多,如20世纪60年代山东发掘朱元璋子鲁王朱檀墓,发现殉葬的有《黄氏补干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典籍;20世纪70年代上海郊区发掘的明墓中有成化本的《白兔记》等。明世宗在位时间很长,又极爱《大典》,所以,他将《永乐大典》正本殉葬是极有可能的。

(2)毁于明亡之际

此说法较为普遍,国内出版的不少通俗读本,如《祖国》等书在介绍《永乐大典》时,一般都认为“1557年,皇宫奉天门、三殿等处着火,《永乐大典》经抢救免于焚毁,后来,明世宗恐孤本再遭意外,便命徐阶等109人,用了五年时间,摹写了一部副本,从此正本和副本分别藏于文渊阁和皇史宬。明末,文渊阁被焚,正本被付之一炬”。以郭沫若署名的《影印(永乐大典>前言》中说:“明亡之际,文渊阁被焚,正本可能即毁于此时。”

此种说法即指正本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焚毁了。起义军占领北京42天后,在皇太极和吴三桂联军的攻击下,被迫撤离北京。据史籍记载,起义军撤走时,曾放火焚烧宫楼。

但是,有的学者对毁于明亡之际的说法并不认同,其实早在明末。就有人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如明史专家谈迁在《国榷》中说“万历末,《永乐大典》不存,抑火失之耶?”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也说“不知新旧《永乐大典》二部,今又见贮于何处也?”刘为内臣,熟悉明宫秘闻,连他也不知正本下落。并且持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各种史书都没有明确记录说《永乐大典》正本焚毁一事,况且文渊阁十分狭小,根本就安置不下1万多册的《永乐大典》及其他宋人诸集。因此,文渊阁被焚,《大典》正本随之不存在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它只是人们的一种推测而已。

(3)万历年间被焚毁

此说来源于方以智《通雅》卷3“释诂(缀集)”中记载:“《永乐大典》藏于文楼,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复命儒臣摹抄,隆庆元年始竞。万历中因三殿火,书遂亡。”这段话是方以智之子方中履加的按语,大约写于康熙初。

这段话的可信性很值得怀疑,因为,从事理来推断,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因为焚毁《大典》,应为大事,会有人提到或史官记录,但何以一直无人提及?万历末年的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八“内板经书纪略”云:“及万历年间两宫三殿复遭回禄,不知此二部,今又见贮于何处也。”也只是说不知其下落。并且,当时亲历此事的大学士沈一

贯在谈到此次火灾之祸害时,也没有提到《大典》被焚之事。因此,此说并不可信。

(4)毁于清朝乾清宫大火

据《鲒琦亭集外编》中记载,在雍正年间,《永乐大典》副本由皇史宬移藏翰林院,学者全祖望在翰林院看到了副本,并发现有缺,于是猜测正本下落说:“乃知其正本尚在乾清宫中,顾莫能得见者。……予尝欲奏之今上,发宫中正本以补足之,而未遂也。”到了清朝末年,缪荃孙不但承袭了正本藏在皇宫内的乾清宫之说,而且还进一步发挥说道:“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一场大火,正本被烧毁了。”这在《艺风堂文续集》中有明确记载。从此,《永乐大典》正本被毁于乾清宫大火说便正式流传开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