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何雨柱一直在思考,怎么协调更多资源,更好地推进后勤部改革。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实行奖罚机制,奖励先进,惩戒后进。
在这个基础上,则是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评价机制。
从某个角度来说,评价机制最为关键。只有让大家都觉得公平公正,才能激励与吸引更多工人参与进来。
但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一些之前是后勤部领导或者老领导,本身占有更多资源,让他们与一般员工一样的待遇,一样的激励机制,本身也不公平。
任何的绝对公平,必然带来绝对的不公平。这一点,在二十多年前的五十年代,大家都吃过亏。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对红星轧钢厂的后勤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后勤部作为企业来对待,逐渐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科学的决策机制、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等。
这里涉及到的内容更复杂。
其后,何雨柱推出聘用制,所有原后勤部的工作人员包括其他部门的职工,都可以竞聘相关职位。所有参与竞聘者,需要对自己竞聘的岗位进行岗位描述,并推出自己的竞聘方案。然后在全场范围内,进行演讲。
会让红星厂的部分员工对竞聘人员的方案进行打分。当然,红星轧钢厂后勤部改革小组,也会对个人方案进行打分,而且拥有更大的评分比重。
这也是首次,在华夏土地上,出现让工人来直接竞聘,工人来作为评委打分的情况。
当然,最终决定权,必然是在改革小组中。而改革小组会对所有竞聘者的方案进行打分,并进行公开公示。
这是最大程度上,确保公平公正,确保能者上。
当然,何雨柱的后勤部改革,非常务实。比如说,后勤部的采购人员,你说你有能力,我说我有能力,那么在竞聘时,有人能够以更低价格买到同样产品,自然说明其能力更强。
这种能力,不只是看个人能力,甚至包括社会关系。
这也是何雨柱首次将人际关系能力直接化,显相化。这个改革,在改革小组内部都引起争议,但何雨柱反复阐述,为什么要如此做,能够带来怎么样的巨大好处,最终由杨厂长这个改革小组组长进行拍板。
至此,红星轧钢厂的后勤部改革,进行到最后的实操阶段。
这种改革方式,不说在京都,在整个华夏,都是破天荒。刘红梅作为理论部的优秀记者,特别对此事进行深度报道。
诡异的是,刘红梅虽然对这个新闻进行深度报道,但少见的是没有进行记者评论。
这也是免得被有心人做文章,说刘红梅与何雨柱公器私用。
作为新闻报道推出,刘红梅却是在积极履行记者职能,其他报刊的记者只会很羡慕,又让这个仲闻大记者写出一篇好文章。
刘红梅的这篇文章,虽然没有自己写评论,但不少地方性的重要报纸都在转载,再后来,《群众月刊》也进行转载,并加了编者按,对红星轧钢厂的后勤部改革进行评论。
虽然这只是从媒体层次进行讨论,但熟悉《群众月刊》地位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群众月刊》对何雨柱推出的这个改革方案评价非常高,大意是既能够注重宏观规划,又注重具体的实操,非常的审时度势。并提到对于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国运盛事行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注重审时度势。
在许多人可以预计的设想中,红星轧钢厂的改革,正在获得更高层次的认可。作为其中的首席操盘手的何雨柱,也开始进入某些重要人物的眼中。当然,杨厂长也得到很不错的评价。
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
在轰轰烈烈的红星轧钢厂后勤部改革中,最终当选的基本还是原来的那些部门领导,只有两个岗位换了新人。一个是第三采购部的主任,一个是电影院的经理。
但这些依旧在原来岗位上工作的人,他们的身份不同了,他们是通过竞聘成功的。而在三年后,甚至一年后,如果工作出现严重问题,需要让贤的。
从某个角度说,对红星轧钢厂的人来说,现在吃的还是铁饭碗,但铁饭碗里,有些能够吃好,有些能够吃饱,有些则只能吃的勉强,有些则只能吃的饿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