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自豪于民族历史悠久,书籍经典丰富浩繁,殊不知道这些正在成为后学者沉重的负担。加之我们身处信息时代,新知书刊与日俱增,正如有人所说:一个人穷其一生时间用来读书,尚不能读到现有的书籍的千万分之一。何况我们每个人用于读书的时间实在是很少很少。
所以,读书首先要跳出书海,有所选择。
选择什么呢?当然是选读名著。文学,要选读世界名著;理论,也要选读世界名著,因为每一时期的世界名著都凝聚了该时期人类的最高智慧,表现着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真知灼见。阅读名著,不光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现实、未来,理解自己,理解人类社会,而且使我们能够获得智慧和艺术的美感享受,提高人生品味,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生命的境界。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著作中“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读托尔斯泰就不可能理解文学并理解人类生活。
我小时候,在那个无书可读的时代,偶然得到一本连封皮都没有的禁书,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话》。一读,大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懂得了人活着是怎么回事,我的生命空间一下子从有限扩展到了无限。这部名著使我获得了无限的生存力量,以后在我的人生旅途不论遇到什么困境,我都有勇气坦然相对并努力战胜。
现在我常常看到很多人津津有味地捧读武侠言情小说,沉醉于趣味不高的流行期刊,总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我忍不住奉劝这些正在读书的朋友,请把有限的读书时间用在选读世界名著,这是珍惜时间,珍惜自己生命的惟一选择。你从一本名著中获得的东西会比一百本通俗读物的内容还要多。
自古以来,读书人有两种偏执:一是读书求多,多多益善。相信量变会引起质变,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为证;一是求精,认为读书不在多,贵在精通,求一通百通的效果。到底多读好,还是少读好,没有量化的标准,更何况多与少只是相对而言,确实难以判定。正如人的大脑一样,脑容量多出天才,脑容量少也出天才。可见,成才不成才,似乎并不在读书的多与少上,关键在于学以致用。
读书正是为了应用,应用就是新的创造。但是多数人读书不会应用,一旦会用也就成才了。
如何学以致用呢?我想,读书大约经历这么三个阶段之后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一是读生活,二是读人,三是读自己。
读生活可以看作是读书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启蒙读:“日月星辰、马牛羊”就是读生活常识生活现象。很多成年人读书仍停留在这一阶段,他们只是跟在前人的认识成果之后读知识。
生活知识读不完,却把自信读完了,读一辈子书也不会应用。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一切知识都是人创造的,只有在读生活知识时,读出内在的人的创造,读书才会进入第二阶段:
读人。
不论是自然科学书籍,还是社会理论书籍或文学书籍,都是以人为对象而创作而存在的。自然是因人的关照才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才会对自己的人生建立一个参照系统,才会明白怎样做人,怎样活着。读书只有读出人来,才可以说踏上了创造的门槛。但是,读别人总是隔着一层,所以常常听到有人说这本书读不懂,那本书难理解。从存在主义哲学观来说,我们永远也读不懂他人。他们惟一能读懂的只是自己。
读自己是读人的必然结果,也标志着读书进入到成熟阶段。到了这个阶段,读书就是读自己的需求,读自己的愿望与追求、人生抱负与理想,读自己的感情世界,读自己的思想境界。
只有读懂了自己,也才能读懂别人。这时候,读生活,就是读自己的生活,读人就是读掩饰着自己的他人。如果说你不懂某本书,就是没有从书中读出你自己。试看近百年来,读《红楼梦》读出多少贾宝玉、林黛玉?读《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出大街上多少身着维特服饰的少年?这正是读书读出自己的范例。读书读出自己,书中的人事物景无不着我自己的色彩,“我”在书中无所不及,无所不通,书中一切都能为“我”所用,进而天下万物也必为“我”洞开,至此,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读书要读自己,实在是因为天下没有与自己无关的书,也实在是因为天下没有读不懂的自己。
读书是个苦差事,且不说读书给人带来的书外之苦,单读书本身就有三苦:一是苦于读不进去;二是苦于读不懂;三是苦于读不完。
想读书而读不进去,这种苦恼确实难以排遣。仔细想想,读不进去的原因很多,但关键还在自身。我们都知道生活之树常青,写进书里,就难免失掉很多色彩,所以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相比之下,书中的生活太单调,太枯燥。明知不读书胸中难以自富,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思潮踏着迪斯科在摇摆,虽然眼在书上,心却在别处,如何读得进去?读不进去,又非常懊恼,只好自己生自己的闷气。
读不懂书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了,而往往读不懂的书却最有阅读价值,这就要挠头拈须,苦苦思索,寝食不宁了。其实,读不懂书是常事,显而易见,写书人的境界高于自己,而读书的目的正是为了自己能到达这一境界,所以需要知难而进。为什么读不懂?首先,恐怕是功夫不到。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肯下功夫,没有解不开的谜底。其次,是不知所求。自己的需要是理解的动力,读书不能盲目阅读,结合自己的需要选读,自然就会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与书对话。再次,读书不可能全懂,有一得即可。要全知全解无疑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书是永远读不完的。很多人望见浩繁的书籍,还未读几本就发愁如何读得完,这种怯场的感觉我也曾体验过。面对书山,我总觉得生命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变得紧迫、短促了,常常苦于有很多好书没时间阅读,现在看来,这种烦恼完全是多余的。书只能一点一点地读,时间只能一点一点地挤,尽己所能,读多少就是多少,读一点就有一点收获。在这里需要的是恒心与毅力,坚持不懈,攻读不止,自有收获在后头,这正是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正因为读书有三苦,古人才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诱读了。当然今天不会有人相信这些诱劝了。但是只要你体验了读书之苦,就会明白:读不进去是心不静,欲念太杂,需要净心养性;读不懂是因为思考不够,目的不明确,需要功夫和目标;读不完是急于求成,好高骛远,需要毅力与蚂蚁精神。静心、功夫和目标,这一切只有经历读书三苦才能得到培养与升华。由此看来,读书不仅是增长知识与才干,更重要的是对读书人性情品德的陶冶修炼。
明白了这一点,读书就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成为积极的进取超越过程,就会变枯燥为有趣,变悲苦为快乐。
当你某一天突然发现,以往心浮气躁的情绪安定下来了,你的智慧可以洞达前人的思想境界,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与毅力,你就会感受到读书的痛苦终于酿成甜蜜的喜悦。
很多人从中学走进大学,好长时间进不了读书的境界。究其原因主要是走不出中学形成的学习模式与习惯--即老师讲,学生记,下课读课本。读书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难免不知所措了。
据调查,大学生被动读书是一种普遍现象,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老师讲什么自己读什么,被动跟着老师转;二是盲目随意阅读,碰到什么就读什么,无计划被动读书;三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读什么,潮起潮落,永远浮在书海表面随波逐流。这样读书,只能读些“大路货”、“通货”,似乎无所不晓,实质上,没有独特性、专业性、深刻性可言,没有根底,浅学可见。
读书是为了成材,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要读出独立的阅读个性,读出专业的学问知识,读出独到的思想境界。这样,读书就不仅是接受书本中前人的思想认识,而更重要的是寻找自己的目标,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形成新知的过程。在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在于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接受,在于个性独立而非随波逐流,在于方向明确而非盲目摸索,事倍功半,这就要改变中学的读书习惯,敢于走出老师的圈子,读自己的书。
怎样才算主动读书呢?表现有三:一是有明确的主攻目标和方向。这与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要成什么样的人才密切相关。(虽然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但还要重点发展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的阅读方向和目标);二是有计划地进行阅读。目标明确,到达目标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书要一本一本读,有计划地安排阅读内容和读书时间,才能保证到达原定目标;三是意志坚定,不为流行风潮所动。读书不能跟着大家走,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自己的爱好、兴趣、志向,真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学有所长。读书最忌朝秦暮楚,到头不知所终。
主动读书,读书人是自由而轻松的,不会为书所累,自由选择,就能读出自己,读我所需,读出兴趣,读出快乐。
主动读书,就会摆脱时间不够用的烦恼,从跟着别人团团转的瞎忙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为我所用,读一点就是一点收获。
主动读书,眼睛是敏锐的,一下子就能捕捉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就能发现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创造思维,激发思想火花,产生认知成果;而被动读书是盲目的,只是接受,却永远也发现不了问题。
读文学作品,历来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感性欣赏阅读,一种是理性研究阅读。一般读者都是在感性欣赏层面上阅读文学作品,赏读是一种消闲,随着作品主人公的命运悲而悲,喜而喜,审美一次完成,得到一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就满足了,并不深究作品的意义和作家的良苦用心。而对于从事文学专业的人来讲,仅仅停留在感性阅读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理性言读层面才能正确地把握作品意蕴,形成明确的可以概括并能表述的理论认识,真正有所收获。所以,研读就要经过欣赏、分析、概括等几个阶段的阅读,反复体味,不断深入,由感性审美上升到理性审美,才算阅读完成。因此,文学作品是易读而难深入的,进一步的理解就需要一定的功力和文学修养了。
一般来讲,理性阅读文学作品,有人总结出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读情节,了解故事概况,整体把握,先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情节框架。
第二步读人物,分清故事主人公和配角,认真分析主人公性格及其与命运的关系,读懂了主人公命运就读懂了作者的用心。
第三步读境界,作品的境界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高有低,由人物、情节、场所、背景构成,把握住品德境界就能把握作品的立意与作者的审美追求与水平。
第四步读结构,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作者艺术构思的才能,作者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是有一定用意的,读出这个用意也就读懂了结构。
第五步是读语言,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根本,从语言上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程度,情感的细腻和感觉的敏锐,表述的准确和审美的妙味,这一切都显示着作者独特的风格和情趣。对语言的判断只有建立在前四步的基础上才能评价好坏,脱离情节、人物、境界、结构的语言再优美也是零,所以语言的研读是最后一步。
文学作品通过这么五步阅读就像沙里淘金一样,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过滤出来了,我们就对作品有话可说,评价好坏就有理有据了,否则凭感觉评论作品则易失之偏颇。五步阅读,步步都要分析思考,因而需要一定的时间,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专门从事文学评论的人也不可能都这么细读,总是有所选择。凡是重要的,自己喜欢的作品,不妨这么细致地读下去,而一般的作品感性欣赏一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