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学会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 第27 核桃车翻了(第1页)

第27 核桃车翻了(第1页)

看透了心思再说话

嘴巴子好使的人,心里必定清晰,因为想说出来,首先心里要想到。思路混乱,智力不高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很能说话的人。

薛姨娘说听凤丫头说话,就像是拉核桃的车翻了,这种形容的确很确切,也很形象生动。薛姨娘还说凤丫头心里的账清楚,说的理也公道。可谓说到点子上了。为什么凤丫头说话像是倒核桃?根本的原因是心里清楚。

自金钏死后,突然间常有人来讨好她。凤姐一时没有明白过来,还是平儿一句话点破了其中的奥妙,说一定是太太房里需要补缺,想多拿那一两银子。凤姐就是凤姐,贪财是她的一大特点,听了平儿的分析,她认为是这个道理,一边骂那些人不知足,一边故意拖延时间,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才找了个机会去回王夫人。

凤姐对王夫人说,自从玉钏儿死了之后,太太跟前就少着一个人。太太看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不料王夫人认为不必按惯例,不一定非要几个,只要够使唤就可以了。凤姐听了,就开始做王夫人的思想工作,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已经答应别人的事情落空。已经收了别人的东西,如果办不成,自己也就很没有面子。

凤姐说话很技巧,她说论理太太说得没错,但这是一直以来的惯例,别人屋里都有两个,太太若没有也说不过去。这是凤姐的理由之一。她接着说,即便不再安排人,也就只能省个一两银子,也很有限。听凤姐这样一说,王夫人也就同意这么办了。只是那一两银子从王夫人自己的份子中扣出来。凤姐一定在心里想,不管银子从哪里来,只要能把已经给别人答应的事情办成就行了。

王夫人顺便问了凤姐一句,问现在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王熙凤估计是有人在背后嚼舌根子了,利利索索地回答说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还有四串钱。王夫人说前儿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原故?可都按数给他们了?凤姐见问的奇怪,忙说怎么不按数给!然后一咕噜说了一大通,说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来是每人一吊,但后来外头商议,姨娘们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两个丫头也就短了一吊钱。说清楚了还不行,凤姐接着又说了一大串。说这抱怨不着我,我还想给他们呢,但外头扣着,难不成让我拿自己的银子添上不成?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是说过几回,要求他们仍旧添上这两分,可他们说只有这个数,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凤姐平时就看不惯赵姨娘周姨娘,所以顺便就又多说了几句,说他们以前在外头领,哪一次不打饥荒?什么时候顺顺溜溜的领过次?现在在我手里管,我每个月连日子都不会错地发给他们。凤姐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王熙凤说了一大通,王夫人也就没说什么。薛姨妈开玩笑地对王熙凤说,帐也清楚,理也公道,只是你慢些说,岂不省力。连王熙凤自己也想笑。

人们常形容说话利索的人是竹筒倒豆子,或者说像倒核桃一般,那些能言善辩能说会道的人,的确让人羡慕和佩服,想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就从现在开始练习吧!

吃透对方心理,抓住“心”来谈

办事要多替别人设想,那你将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会办事的人。在办事中,人们往往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别人的需求。这往往是在办事中遭到拒绝的主要因素。

卡耐基指出:“请求对方帮一个忙,不但能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赢得友谊与合作。”

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初到一个海滨城市,有一次在暮色苍茫时,他要去一个自己没到过的郊区。前半截的路线他知道怎么走,可是下了公共汽车换乘另一路车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路车的车站了。

于是,他走到一群下棋的本地老头面前,请教他们该怎么换车到想去的地方。

没想到这么一问效果惊人。他们听出是外地口音,而且是在快要天黑时往郊区走,就感到事关重大,于是就七嘴八舌地向他指点路线,连下车后该怎么走都讲得清清楚楚。有一位老同志为了这稀有的机会而兴奋不已,站起来让所有的人都不要讲话了,他要独自享受这指示方向的快乐。

因为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军事基地。这些人听说要去的地方与军队有关联,更加兴奋,感到能够有机会给这样的人指路实在难得。那位站起来的老同志还放下手中未下完的棋,专门把他送上了末班公共汽车。.

到一个陌生城市后,向一个地位低于你的人请教:“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我一个小忙,告诉我怎样才能到某个地方?”相信你会有一个良好的收获。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运用这项原则,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生的朋友。

那时,年轻的富兰克林凭着自己的才干,不但建立了一个小印刷厂,还当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

可是,他的能干却招致了议会中另一位同样有钱又能干的议员的敌对。这位议员不但不喜欢富兰克林,还公开斥责他。

富兰克林觉得这样的一种情况非常不利于自己发展,他决心使对方喜欢自己,他听说对方图书室里存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就写给他一封便笺,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借来一阅。

这位议员马上叫人把那本书送了过来。过了大约一周,富兰克林把那本书还给议员,并附上一封信,表示非常感谢。

以后在议会里相遇的时候,这位议员居然一反常态,跟富兰克林打起了招呼,并且很有礼貌。自那以后,他随时都很乐意帮富兰克林办事,他们二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富兰克林虽是200多年前的人了,而他所运用的心理方法,也即请求别人帮你办事的心理方法,对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你求人办事感到为难的时候,不妨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样也能使对方感到满足。”这样,你办起事来就会感到很容易了。

猜透对方的心思

嘴上功夫看似雕虫小技,却有可能扭转你的一生。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之后,便论功行赏。这可是攸关后代子孙的万年基业,群臣们自然当仁不让,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还没吵完。

最后,汉高祖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他为侯,封地也最多。虽然群臣心中不服,私底下议论纷纷,封爵受禄的事情也算尘埃落定。这时众臣对席位的高低先后群起争议,许多人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次伤,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

刘邦在封赏时已经偏袒萧何,委屈了一些功臣,所以在席位上难以再坚持己见,但他心里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关内侯鄂君已揣测出刘邦的心意,于是就顺水推舟地上前说道:“大家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战功,但都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兵力时有不足,是萧何常常从关中派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刘·抗好几年,军中缺粮,也都是萧何辗转运送粮食到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而且,皇上有好几次避走山东,都是因萧何保全关中,才得以顺利接济皇上的,这些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你们又凭什么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居次。”

这番话正中刘邦的下怀,刘邦听丁,自然高兴无比,连连称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首位,可以带剑上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而鄂君因此进言也被加封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比原来多了近一倍。他凭着自己察言观色、能言善道的本领,给自己的生活也添了许多亮色。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但是,在这个时代,不巧言,不令色,并不能彰显你的仁德,有时反而突显你的不识时务。

说话,要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还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而察言观色能让我们的沟通更为顺利,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