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做一个会说话的女子经典语录 > 第13 说服力是什么力(第1页)

第13 说服力是什么力(第1页)

如何说得让人服气

通过语言表达,最终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这是说话的主要功能之一。即便是闲聊,也要让别人愿意听,能够相信你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就是说笑话,其实也是巧妙地运用了说话的说服原则,产生包袱或者笑料。所以说,说话的说服力是说话的灵魂和根本目的。

说话的说服力,其实就是在说话中一旦有了判断句,就必须列举这个判断的理由,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比方说贾母提议要给王熙凤过生日,贾母说自己出二十两银子;薛姨妈随着老太太,也出二十两;邢夫人王夫人说和老太太相比,自然矮一等,出十六两;尤氏和李纨是媳妇辈的,自然又是矮了一等,每人十二两。听李纨说出十二两,贾母忙说,你寡妇失业的,那里还拉你出这个钱,我替你出了罢。

看贾母揽事,凤姐笑着说,老太太别高兴,且算一算账再揽事。这是凤姐的判断句,然后她说明了这样说的理由。首先是她的担心,当然不一定是认真,但却也多少是有道理的。凤姐说,老太太你身上已有两分呢,这会子又想替大嫂子出了这十二两,说着高兴,过一会回想起来你一定又心疼了。过几天你又会怨到我身上,说都是为凤丫头过生日花了钱,然后使个巧妙的法子,哄着我拿出三四分子来,暗地里给你再补上,或许我还在那里做梦呢。说的众人都笑了。

除了“担心”,凤姐还有自己的第二个道理。凤姐说,老祖宗自己出二十两,还有林妹妹和宝兄弟的两分子;姨妈自己出二十两,还有宝妹妹的一分子,这倒也公道,没什么可以说的。只是二位太太每位才十六两,少不说,另外又不替任何人出,这是不是有些不公道了--老祖宗你想想,你是不是吃了亏了?贾母听了,急忙笑着说,说得很对,还是凤丫头总是向着我,要不是你,我又叫他们哄了去了!凤姐笑着给贾母出点子说,老祖宗只把他姐儿两个交给两位太太,一位占一个,派多派少,每位替着出一分就是了。

接着凤姐先大方地表态说,生日还没到,我已经折受得不受用了,如果我一个钱也不出,惊动你们这么多人出钱,心里实在不安,不如大嫂子这一分我替你出了,到时候我多吃些东西,也就算是享了福了。凤姐出钱的理由,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一个钱也不出的话,心里不安”--或许这是她的实话,同时也是想着李纨的确没有多少钱,而十二两银子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钱。这便是她的理由,既做了人情,又耍了大方,一举两得。

所有人都出完了分子,最后凤姐说,还有二位姨奶奶,她们出不出,也必须要问一声儿,去问问她们也是个道理,不然又当小看了她们了。其实她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但她嘴上的理由还是很充足的,别人也没法说不是。

尤氏悄悄地笑着骂凤姐,我把你个没够的小蹄子,这么些人都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知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凤姐不傻,她自有道理。她也悄悄地笑着对尤氏说,你少胡说,一会子离了这里,我才和你算帐,他们两个为什么苦呢?有了钱也是白填送别人,不如抠来咱们乐--这真实的道理虽然难摆到桌面上,但也并不过分。

由于凤姐每一句话都有充分的说服力,所以她的意见全部得到了贾母的支持,别人也没有办法反对,这就是凤姐为什么会说话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说出口的话漏洞百出,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别人就不会支持她。假如经常是这样说话,她自然就不可能有什么威信可言。所以说话要有说服力,不但嘴皮子要利索,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见解。脑子不灵光,嘴巴再麻利也说不出让人服气的话来。

站在对方的立场说服对方

有位上了年纪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的老人,说了一件事情:一天早上,儿子从楼上下来,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给孩子穿衣服。见此情景,老人家心理有点不高兴,心想,这也太不像话了吧,媳妇自己在床上躺着,让先生照顾孩子,真是太过分了。

有一天,老人去女儿家,女儿在屋里看着电视,女婿在厨房里忙着做饭。这时老人不尤地感叹到:女儿真幸福啊!

说服时不考虑对方的立场,或是找些莫名其妙的解释来搪塞,都会使事情更难处理。

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

有一个已经50多岁的贵妇人,她每天总要花大量时间在打扮上。

一次,她碰到了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谈及年龄时,那位社会活动家说:“看你皓洁的牙齿只像18岁;看你蓬松的头发不超过19岁;看你苗条的腰身和涂满胭脂的脸蛋顶多也就20岁!”

她一时高兴得不知所措,于是又问道:“尊敬的先生,您的眼光真是太准了,可是你能否准确地说一下,我究竟是哪个年龄呢?”

“这太容易做到了,只要把刚才我说的三个年龄加起来就可以啦!”对方风趣地说。

这是一个用“简话繁说”的技巧委婉表达自己观点的例子。贵妇人的文过饰非足以说明她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如果有人直来直去地告诉她真话,她要么会气个半死,要么会羞愧难当,下不了台。对方抓住了她的这一心理特征,简话繁说,既不违心阿谀,又能让对方容易接受,可见,说话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是非常重要的。

委婉含蓄地说服对方

晏子是齐国一位善谏的大臣,晏子死后17年的一天,齐景公请大夫们喝酒,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满屋子的人却众口一词地称赞他。景公听后,变了脸色,并叹了口气把弓丢在一旁。

而后,景公对弦章说:“自从我失去晏子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从来没有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失,今天我射箭射到了靶子外,他们却众口一词地赞美我。”

弦章听后,想了想,说:“是那些大臣的不好,他们本身素质不高,所以看不到国君哪些地方不好;他们勇气不够,所以不敢冒犯国君的尊严。我听说国君喜欢的衣服,大臣就会拿来替您穿上;国君喜欢的食物,大臣就会送给您吃。像‘尺蠖’这种虫子,吃了黄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黄,吃了绿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绿,作为国君大概总会有人说奉承话吧!”

弦章的话在景公听来颇有道理,明白了奉承者不过是投自己所好,如果自己对奉承话深恶痛绝的话,就会很少有人来自讨苦吃了。弦章虽未直接进一步批评是由于景公“喜欢听奉承话”才造成如此局面,但景公已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点。

用曲折隐晦而委婉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意见暗示给对方,这种方式既可达到批评的目的,又可避免难堪的场面,所以常被用来作为说服的有效手段。

战国时,公输般替楚国造云梯,国君准备用它来进攻宋国。墨子得到这个消息就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郢都见公输般,劝说他不要为楚国造云梯攻打宋国。

公输般问:“先生有何指教?”

墨子故意说:“现在北方有人想侮辱我,我想借您的力量杀了他。事成之后,我送您黄金千两。”

公输般很不高兴,断然拒绝道:“我是讲‘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

墨子见公输般口称“仁义”,正中下怀,立即借题发挥,慷慨激昂地说:“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但是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本来就地广人稀,却拼命在战争中葬送自己本来就不足的人民,以争夺自己已经很多的土地,不能算是聪明;宋国没有罪而您却要去攻打它,不能算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身体力行,以理抗争,不能算是忠臣;杀-个人认为不义,却去杀多数人,不能算会类推事理。”

公输般被墨子说得无言以对,只好改变了为楚国造云梯的决定。如果你要证实某件事,而面对的人又不好得罪,那么你就不要直接地去批评,而是要委婉含蓄地,在他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去进行。要想教人,先得做到不让对方感觉你是在教他。对方不懂的事,你也得设法让对方觉得他只是忘了,并非完全不懂。

相反地,如果你一知道对方犯错,就毫不留情地一语道破,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将心比心说服对方

伽利略年轻时就立下雄心壮志,要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他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和帮助。

一天,他对父亲说:“父亲,我想问您一件事--是什么促成了您同母亲的婚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