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语录塔在我们刘家村的村口一直耸立了十多年,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被推倒。
在老家的时候,我还有吹笛子、拉二胡的爱好,一度成为我们村“自乐班”的成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破“四旧”活动搞得厉害,老年人去世时吹奏的唢呐调作为“封资修”受到了批判,不让吹了,老的秦腔戏也不让唱了,附近村子遇到“红白”喜事,只好请我们村的“自乐班”去演奏革命歌曲。由于经常吹吹打打,我的笛子演奏技巧有了长进。
在老家农村培养出的这些兴趣爱好,多多少少影响到了我的后续人生。1968年参军之后,由于会吹笛子,新兵训练一结束我就被选调到了汽车七十六团文艺宣传队,在那里我引起了团首长的注意。由于会写美术字,下连队后又承担了连队黑板报的书写任务。1979年上调总后勤部机关后,由于会写美术字,经常性承担全军性会议会标的书写和制作。再加上我会写文章,让机关许多人包括领导对我由好感慢慢变成赏识。
几十年在外闯荡的经历,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农村娃娃没有任何背景,缺乏人脉关系,参加工作后人生的道路完全要靠自己走,如果有个兴趣爱好,容易引起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会让你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注意发掘和培育自己的兴趣爱好,哪怕是一点点爱好与特长,也不要轻易放掉。
时来运转
1968年年初。
时令到了大雪节气,却始终没有看见雪花纷飞。陕西关中地区天寒地冻,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
学校全面停课已经两个多月了,仍然没有一点复学的消息。
回乡务农的学生娃娃们,个个心里非常着急。
一天上午,我们村在法门中学念书的银安约上永录和我一起去学校,想打听复学的消息。
学校大门紧闭,校园里空空如也,鸦雀无声。
呼啸的北风,在操场上刮起一阵阵枯叶和沙尘,迎面扑打过来,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萧条和衰败景象。
偌大的一个校园,没有了生龙活虎、活蹦乱跳、吵吵嚷嚷、打打闹闹的学生,怎么能有生气?
当年我们一帮子学生在操场上嬉笑打闹的情景立即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银安领着我和永录,直奔他们六六届初三甲班的教室。教室的门锁着,窗户紧闭,隔着窗户玻璃我朝里面瞅了一眼,由于停课没人打扫教室,地上、课桌上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银安说:“咱们到老师宿舍那边,看看有没有看校的老师。”
我们一起来到老师宿舍那栋平房。靠西头的曹老师的宿舍门开着。
曹老师家在法门寺宝塔村,是家离学校最近的老师。他又是学校的体育老师,跟同学们都熟。银安上前敲了敲门,我们一起跟了进去。
“曹老师,就你一个人在?”
“学校停课以后,老师们一开始没有走,后来一看复学没有希望,就陆陆续续回家了。这个星期轮到我值班守校。你们有什么事情?”
“我们想打听打听学校有没有复学的消息。”
“这几天,天天有学生来学校打听消息。但是学校没有接到县教育局复学的通知。”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银安问。
“现在城市和工厂比较乱,就农村平稳一点,还是回家帮助爹娘挣点工分吧。学校停课了,没法上学了,帮助家里做些事情才是正经事。一旦有复学的消息,学校会尽快通知你们。”
我们无可奈何地告别了曹老师,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家里。
念了八年书,习惯了校园生活,十分留恋上学念书时的美好时光。
过去爹对我讲“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现在是新社会了,农民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你要好好念书,争取成为我们家的读书人。”
我一直想圆爹的梦,想圆自己的念书梦。
造化弄人,1966年秋天,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和随后的红卫兵大串联,彻底搞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不久,学校全面停课,我回到老家农村,当农民,种庄稼。
我心里清楚,如果学校不能复课,对于我这样一个出身中农家庭的娃娃来说,等于彻底切断了离开农村的希望。
就在我们为此闷闷不乐的时候,1968年春季征兵开始了。
一天下午,三爸从法门公社回来告诉爹,今年春季征兵马上开始,征兵量大,政策宽松,想让我去当兵。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这等好事一般人想争取都没机会,爹娘听了自然高兴,非常赞成三爸的想法。
学校复学无望,书念不成了,我也愿意去部队当兵。
在具体想法上,爹娘的想法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爹娘的想法很实际,我已经十七岁了,应该自立了。一旦能当上兵,吃饭、穿衣国家管,家里本来就困难,就用不着再操心我了。
而十七岁的我,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龄,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把自己锤炼成一块好铁、好钢,实现保卫祖国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