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齐国那一艘艘气势汹汹的战舰发现吴国的大部分舰只突然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慌不择路地逃离战区,企图保命而去。然而,唯有徐承所率领的舰队仍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地与敌人展开激烈交锋。
于是,齐国的战舰见状,纷纷将火力更为集中地对准了徐承所在的旗舰。刹那间,抛石如雨点般密集地砸向吴国的旗舰,带有燃烧物箭簇射向吴国的旗舰,只见那吴国的旗舰火光冲天而起,整艘船都被熊熊烈焰所吞噬。但即便如此,英勇无畏的徐承及其麾下将士们并未有丝毫畏惧之意,他们依旧咬紧牙关,顽强抵抗着来自齐国的猛烈攻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上的局势愈发恶劣起来。突然间,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席卷而来,狂风呼啸着掀起滔天巨浪,整个海面仿佛瞬间变成了一片混沌的世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吴国的旗舰开始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沉入海底。
关键时刻,经验丰富、临危不惧的徐承挺身而出。只见他紧紧握住舵轮,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航海经验以及对这片海域的熟悉程度,竭尽全力地掌控着船只的平衡,试图延缓旗舰沉没的速度。
在徐承的努力下,旗舰虽然在狂风巨浪中东摇西晃,但始终没有彻底倾覆。然而,与此同时,那些原本围攻他的齐国战舰也未能幸免,同样被这场狂暴的大风暴所吞没,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这场在那波澜壮阔的琅琊台附近的黄海海域之上惊心动魄的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有着确切文献详细记载的首场大规模海战,其规模之宏大、战况之惨烈令人瞩目。
当时,吴国军队怀着雄心壮志,长途跋涉前来挑战齐国。然而,他们却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经过漫长的路途奔波,吴国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战斗力大打折扣。其次,来自南方温暖湿润地区的他们对于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极不适应,身体状况受到了严重影响。再者,吴国的舰船在性能方面也与齐国存在差距,这使得他们在海战中处于劣势。
而齐国一方则凭借着主场作战的优势,以逸待劳。他们熟悉当地的海况和气候条件,舰船性能优良且准备充分。当两军交锋之时,齐国舰队迅速展开凌厉的攻势,利用风向和水流的变化巧妙地调整战术。
吴国舰队尽管奋勇抵抗,也曾一时打得很出色,但由于上述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逐渐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这场激战以吴国的惨败告终,齐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巩固了自己在海上的霸主地位。此次海战不仅改写了两国之间的军事格局,更在中国海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
由于国力上升与野心膨胀,吴国逐渐崛起。吴王阖闾时期,吴国在柏举之战中攻陷楚国都城郢都,开始在列国争霸中崭露头角。夫差即位后,又在夫椒之战中大败越国,使越国暂时屈服。吴国的国力达到鼎盛,吴王夫差的野心也不断膨胀,不再满于偏安东南,不顾国内朝野有识之士的反对,执意率兵北上问鼎中原。
当时齐国国君齐悼公被杀,齐国朝堂内乱,这给了吴王夫差出兵进攻的机会。齐国是中原大国,若能击败齐国,将极大地提升吴国在中原的威望和影响力,有利于夫差实现称霸中原的目标。而且,齐国与晋国长期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两国矛盾不断,吴国认为此时进攻齐国可以利用晋齐之间的矛盾,减少来自其他大国的阻力。
夫差在军事准备与战术安排也是费了很大谋划的:为了增加胜算,夫差决定兵分两路向齐国发起进攻。一路由夫差亲率吴国军队并联合鲁、邾等国,借道鲁国从陆上攻齐;另一路就是上面讲的由大夫徐承率领水军,沿海路奔往齐国的南鄙(今山东青岛琅琊一带),以配合吴国的陆上攻势。吴国的水军经过长期训练,各种战船配备日益齐全,战术战法也日臻完善,这为其海上远征提供了一定的军事基础,所以夫差也信心满满。
而齐国方面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在水军方面,齐国本身就是临海大国,有数百年的航海史,拥有一支当时诸侯国中较为强大的海军舰队。齐国利用滨海的地利,在长期的海洋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造船技术,其战船和水兵的素质都较高。
大敌当前,齐国内部倒显示出团结应对外敌的局面。春秋中期以来,齐国卿大夫势力崛起,大夫弄权,内乱不止。但面对吴国的强大攻势,齐国内部暂时摒弃前嫌,同心协力保卫家园。
在地缘政治格局的方面,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相互征伐,争霸战争频繁。晋国、楚国等大国长期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而吴国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地缘政治格局。吴国对齐国的进攻,不仅是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涉及到其他诸侯国的利益和地缘政治平衡。周边的鲁国、邾国、郯国等小国在吴齐之间的战争中,也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了不同的立场。
吴国与齐国之间的海上交通逐渐发展,海洋成为两国之间交流和战争的新领域。齐国的琅琊等沿海地区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控制这些地区对于吴国的北上争霸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齐国保卫本土的关键。
公元前485年的吴齐海战,历史上是以吴国的惨败、齐国的险胜而告终。
喜欢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