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赵廷晗因为病假,错过了房婴的课,他感觉很不好意思,便挑了几盆花送去了房府。
房婴为人谨慎,但凡有读书人主动与他亲近,他都会认为人家是想从他这里得到好处。
什么好处呢?
当然是漏题了。
谁让他已经连续两届(六年)担任主考了呢,而且很可能明年还是他。
因此,不仅是读书人,他与朝中其他官员也没有私交,越是官宦子弟,便越是要走科举之路,他全都要提防,万一和某位官员走得近了,而那位官员家中子弟金榜题名,保不准就有小人造谣,说是他漏题了。
而那些勋贵和宗室子弟虽然大多不参加科举,可是个个不学无术,房婴看不上他们。
房婴如此,房二先生有样学样,一来二去,房府门前冷冷清清。
可是赵廷晗送去的这几盆花,房婴不但收下,而且还给了回礼。
回礼便是他亲笔批注过的那本春秋。
他之所以看中赵廷晗,一来是因为赵廷晗,以及他的兄弟们,全都不可能参加科举。
二来则是因为赵廷晗有病。
这是一个远离亲人,重病缠身的孩子。
且,送来的也不过就是几盆并不名贵的花而已。
而房二先生的那本春秋,则是赵廷晗替弟弟赵廷暄求来的。
后来赵廷晗听说小妹妹赵时晴也在读书,便把自己的那本春秋也送回了梁地。
这两本书,目前一本在赵廷暄手里,另一本则在白鹤山。
昨天,赵时晴已经派人回梁地拿书去了。
兄妹二人商议了足足一个时辰,赵时晴这才离开。
次日,负责给赵廷晗看病的胡太医唉声叹气地回到太医院,独自一个人坐在窗前怔怔发呆。
相比于之前的韩老爷子和后来的武太医,胡太医就显得太年轻了。
太医院不同于其他衙门,这里的派系和站队是以家族为单位的。
比如早已荣休的韩老爷子,他出自会安韩家,韩家世代行医,太祖起兵时,韩家老祖宗便是军队里的军医。
太医院的院使也是姓韩的,韩家除了韩院使,和荣休的韩老爷子,还有老老少少八名子弟在太医院任职,而太医院里另有十几人,虽不姓韩,但却师承韩家。
除此以外还有江家,在太医院的势力与韩家不相上下。
而胡太医,和之前那位武太医就属于太医院里的孤儿了。
他们不是出自有名的医学世家,家里也没有人在朝为官,更与后宫里的主子们攀不上交情,他们是真才实学考进来的。
在没进太医院之前,他们都是在当地受人尊敬的大夫,可是到了太医院,他们便是被呼来喝去的边缘人。
若不是背后没人,胡太医也不会被派去给梁世子看病。
谁都知道,梁世子已是油烬灯枯,回天乏术,接下来就是在等死了。
一旦梁世子死了,给他看病的大夫是百分百要治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