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面露困惑。
“这代表它正在吐丝。”
杨建设道。
“还真是这样!”
“看起来的确像。”
“挺有意思!”
周围的年轻人频频点头。
他们都曾经养过蚕,对此十分熟悉,因此杨建设这么一提示,他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金蚕果然像是正在吐丝的样子。
杨建设继而说道:“这一枚金蚕对我国及至全世界来说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有这么夸张吗!”
苏小雨瞪大了眼睛,实在难以想象一条小小的金蚕会有如此大的特殊性。
“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于丰年焦急地问。
杨建设笑着反问:“试想一下,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哪一些重大事件是与蚕吐丝密切相关的呢?”
“莫非你指的是……丝绸之路!”
于丰年突然间心中豁然开朗,联想到了某一个答案。
“对了,我自己为什么没想到!”
“当然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否则有谁能想到特意铸制这么一件精美的金色蚕茧!”
“原来如此,确实如此……。”
在场的众人大为震惊,恍然大悟。
丝绸之路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
也只有这样一个缘由,才能让古人创作出这样一尊吐丝的金色蚕虫形象。
杨建设继续阐述道:“『我们的古人智慧深不可测,当初汉武帝派出张骞通西域,从长安出发,通过甘肃、陕西等地,到达中亚乃至西亚地带,成功开辟了着名的丝绸之路,自那时起,我国的丝绸就不断地输送海外,极大地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
』”
“先民通过蚕的吐丝形象,用这个金色的蚕来比喻丝绸之路,以这一细微而具体的吐动,精准传神地概括了其意象。”
“它不仅是丝绸产品出口的象征,同时也是古老东方文化的传播。
所以我才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同样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我国的人民对于丝绸之路的高度敬仰。”
“令人敬佩,实在敬佩!”
“小伙子采用的鉴定技术,确实是前所未闻。”
“的确,让我们开阔了不少眼界。”
“哈哈,杨兄弟真是了不起啊!”
大家都不停地赞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