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姚韫真缓缓道出自己的主意后,方县令父子肉眼可见地愣了愣。
方县令则迟疑地说:“当真会有效吗?那些大户一向精明,他们会为了立个碑出钱?”
姚韫真,“不光是城中望族,还有一些商贾啊,倘若我们控制一下风车的成本,不要过高,想必他们很愿意出钱。一来,立碑有助于他们自己的名声,二来,我们可以顺带写上他们的铺子,权做宣传之用。
出一份钱,得了两种回报,想来会有人愿意的。我家的甘棠记虽算不得什么大店,可还有几分名声,届时再敲敲边鼓,应当不难。”
士农工商,商为末流,方县令心中是有点看不起的,不太愿意把立碑的好事留给他们,但眼下筒车最为重要,他唯有收起自己的不愿,把资金放在第一位。
紧接着,姚韫真和方君寿就联合匠人小吏们,开展了筒车的制作。
刚开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好在宸朝的匠人不是吃素的,很有两把刷子,姚韫真又按照自己的记忆从旁给出建议,积极协助。
最先建造筒车的选点在靠近县城的一个村子,见他们整日敲敲打打,不断有村民来探头探脑。
姚韫真没让衙役驱赶他们,反而偶尔还接几句来看热闹的婆子的话。
“姑娘,这是在做什么东西哩?好像以前都没见过。”
“做一种南边流行的水车,是县令大人要求的,最近天不是热得厉害吗?听说乡里乡亲们中暑的不少,大人就寻思着改良一下水车。”
“哎哟哎哟,县令大人真是替咱着想嘞!我家的龙骨水车还要自己脚踩,天天累得要死。”
“南边流行的?那在咱这管用吗?”
百闻不如一见,姚韫真没有直接给出肯定回答,“管不管用的,水车做好后,诸位婶婶姐姐们来看一看不就知道了?我爹说,县令大人会特地挑个好日子过来。”
有妇人担心起来,“县令大人也会来,咱还能看到吗?衙役们会不会赶咱走?”
姚韫真摆摆手,“不会的,别担心,来就是了。”
。。。。。。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他们的努力,水车终于完工了,方县令一听到消息,马上准备动身去瞧瞧,却被回来传话的衙役劝住了。
“姚姑娘叮嘱让您稍安勿躁,她多试验几遍,确保无误后,挑个最近的黄道吉日,您再去给筒车剪彩。”
方县令咋舌,“一个筒车还要剪彩?我这侄女又打什么主意啊?”
衙役挠了挠头,“姚姑娘没讲。”
左右现场有方君寿在,能回来和他描述具体情形,也不急于一时,方县令顺着姚韫真的意思,打消了去看看的心思。
方君寿回了县衙后,方县令就迫不及待地把他叫来询问一二,得知筒车确实做好之后,开怀大笑。
“好好好,我儿辛苦了,姚侄女呢?她没跟着回来?”
方君寿摇摇头,“她找夫子们帮着写请柬去了,准备遍邀县中名流商贾来参加筒车剪彩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