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段安稳日子之后,村子里再次忙碌起来。要秋收了。这天一大清早,沈海还迷迷糊糊做着梦呢,一阵急促的口哨声便把他吵醒。紧接着,便听见屋子里窸窸窣窣的声音。沈建设和杨素琴两人都起来了,准备收拾收拾上工。杨素琴不知道沈海醒了,对着漆黑的房间说:“儿子,你起来没?今天秋收啊,你要不要去山里?”“不去山里了,今天我去掰玉米得了。”沈海应了一声,便掀开又厚又重的靛蓝色棉被,开始穿外套。洗漱完毕,一家人随便扒拉了几口剩饭菜垫了垫肚子,便出了门。得亏他们是开小灶,要不然这顿早饭都还吃不上。公社可不供早饭,顶多半个晌午休息的时候发点硬邦邦的杂粮面饼对付一下。到了田间地头,天色才刚蒙蒙亮,沈国华正蹲在地上,守着一大堆农具。看到沈建设一家人过来,他起身叫道:“过来过来,领了农具干活。最近几天天气不错,尽早抢收了,千万别遇着下雨。”沈海丢个沈国华一个葫芦瓶,沈国华不明就里,接过去发现还坠手,顿时很诧异,看到沈海和沈建设身上都挂着个葫芦,赶紧拧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顿时窜了出来。沈国华一下子变了脸色,赶紧塞紧盖子,做贼心虚地往四周看了看,发现没人注意这些,这才松了口气。“哪来的?”沈海说:“自己做的。”“真的?”“我骗你干什么?要不要吧?不要给我。”“要,要,哪能不要呢。”沈国华乐呵呵地把葫芦背在肩膀上。沈海说:“干活容易渴,随身带个水壶喝水,很合理。”沈国华点头如捣蒜:“对对对。”这年头,普通人想喝点酒,那可太难了。沈国华当然不会自讨没趣,跑去问沈海这玩意儿哪来的。只要沈海不动集体的东西,沈国华很乐意分一杯羹。甚至心中还称赞沈海是个懂事的娃。沈海自己酿的这个酒,毕竟用的是灵泉里面的水,沈建设喝了几天,一些隐疾都治好了,身体比起之前也更加健康了一些。现在沈海又丢给沈国华一葫芦,当然是贿赂沈国华,方便以后办事的。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等到沈国华体会到这酒的好处,绝对会对沈海马首是瞻。见四周没人,沈国华偷偷摸摸地再次掀开盖子,然后立马用嘴堵住,仿佛里面的酒香味弥漫出来一点,他都吃亏了似的。一大口酒下肚,沈国华只感觉自己的四肢百骸都舒展开来,仿佛有一股气在肚子里面窜,窜到哪里哪里就舒坦。“好酒……好东西啊,好东西。”审过情不自禁地赞叹了一句。沈建设第一次喝酒也跟沈国华一样失态,当时还被杨素萍给批了,现在见沈国华也一样,顿时乐了。“行了,干活。”“嗯呐,干活干活。”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村民们都在公社的土地抢收粮食,打下来晒干了对放在集体的仓库里。收完了粮食的第二天,一支卡车队伍出现在了沈家铺。领头的人当然还是孙少东。但是跟平时的意气风发不同的是,他脸上尽显疲惫的神色,眼睛里面甚至布满血丝,重重的黑眼圈让他看起来非常憔悴。“孙专员,你来了。”看到孙少东,沈国华松了一口气。最近几天他一直很紧张,甚至吃饭睡觉都在粮仓里面,不敢离开半步。粮食可是硬通货,很有可能会遭遇小偷甚至是劫匪,毕竟刚刚解放过不十一二年,劫匪路霸什么的还会时常听闻。现在孙少东来了,交公的粮食运走,沈国华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孙少东脸上挤出笑容,说:“来了。粮食全部收上来了吗?”“收上来了,全部称重写好数了,等会儿我把账本拿给你。今年的天气不错,一直没下雨,还出了几天太阳,粮食很干燥,可以直接入库。”“嗯,走吧,去仓库,招呼人装车。”“好。”没一会儿的功夫,一群男劳力被聚集到了仓库,准备帮忙装粮食。孙少东宣布说:“根据上面的政策,今年的玉米和小麦都要收七成,其他的没变,都是三成……”话还没说完,现场顿时就炸了锅。“什么?收七成?”“之前不是一直是三成吗?”“收七成上去我们怎么过冬?全部都要饿死。”“不是说我们村子的粮食配额增加了吗?怎么还要收这么多?”“发生什么事了?”玉米和小麦是大家的主粮,本来能分到手里面的就不多,现在直接多拿走四成,等于是连之前的一半都没有了,这还让大家怎么过冬呢?沈国华虽然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但是此刻也不禁要问:“孙专员,这到底是为什么啊?一下子要多收这么多,大家还怎么过冬呢?”孙少东无奈地说道:“今年各地持续干旱,很多地方都绝收了。我们这里的情况还算好的,上面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决定调配粮食,优先供应重要地区,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困难,但是天灾,实在是没有办法。如果不这么做的话,肯定会饿死更多人。老沈啊,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我是什么为人你应该清楚。你看我这黑眼圈没有,我都一个礼拜没睡好觉了。”沈海沉默不语,他已经是第二次经历这个时期,而且前因后果都非常情况,天灾人祸,并不是谁能够扭转的。“国华叔,我相信孙专员说的是真的。”孙少东朝沈海投来一个赞许的目光,说道:“你们放心,这一片是我管的,我当然竭尽所能,让大家尽可能吃上粮食!我也不想饿死人的事情在我的辖区里面发生!”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对于村民来说是大领导的孙少东,却仅仅是个办事员,是不可能左右上面的决策的。沈海非常清楚,马上要迎来最艰难的时候了。哪怕是首都当官的,都有饿死的,这件事情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中都非常罕见。沈家铺这样距离首都上千里的小农村,要怎么度过这段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