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是…就是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读书认字的地方。有好多好多老师,还有课桌黑板然后东滨的小孩子还有大人。”
政爷逐渐瞪大了眼睛,他到底听见了什么了不起的话。
不光有小孩子在这个所谓的学校学习,东滨的大人也会在学校学习。
也就是说,人人识字?
“东滨所有的人都可以到学校学习识字么?”政爷再一次确认。
“嗯,所有的人都去。我们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学习时间,然后寒暑假农忙结束的时候就是大人去上学了。我刚刚背的是暑假作业,要是暑假结束还没有背熟。到时候老师抽查我,我又要挨罚了。”
政爷面上十分兴奋,韩肖这小子到底背地里干了多少让他惊为天人的事情。
医院!学校!
一个惠及百姓治病求医同时,促进医术发展提高治愈率的地方。
一个则是培养人人识字,人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人才的地方。
这两个地方,都是政爷想都不敢想的梦。竟然被韩肖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搞定了。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的确,学校是继医院之后韩肖带给东滨的又一份大礼。
东滨的学校一共划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再往后便是大学了。
这些都是照搬现代的教育体系,原本韩肖是准备把这些不同的阶段分别设立校区。
且让那些夫子制定考卷,也进行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考试。
但是东滨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了,人也不多。
因地制宜,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部放在了一个校区。
只要是愿意学习的人,学习成绩不算太差的基本上都可以直接保送到大学。
也就是说,韩肖提前在大秦时期的东滨普及了十二年义务教育。
对于古代那些门阀贵族来说,人人识字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一旦平民人人成才,就会缩短平民与贵族之间的距离,便会对他们的势力造成一定的打击。
只有老百姓愚昧,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封建统治和压榨。
然而对于国家统治者来说,是十分愿意看到国家人才兴旺的。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从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就可看出了,到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更是极大促进了国家人才倍出的现象。
而韩肖兴办学校,普及教育正是人才倍出的起始站。
对于政爷来说,对于整个大秦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纵观这些天韩肖给政爷展现的一切,无论是粮食亩产。
还是制盐炼钢,以及现在的医院学校。
政爷终于能够明白韩肖那股子自信和狂妄从何而来,有了这些东西做支撑韩肖的确有狂妄的资本。
也能够理解,韩肖为何一直将谋大事挂在嘴边了。
这小子做事的确不简单,医院和学校的布局可见韩肖的思想之深远。
逢乱世则谋大事,并不是说说而已的。他一直在做着充分,且超前的准备。
“如果这一切都是出自韩肖那小子之手,那他的确是不简单了。我们可能还真小看了他。”
政爷低头笑笑,转身朝那孩童所指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