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川北メイサ介绍 > 藏 冬(第1页)

藏 冬(第1页)

霜降过后,刮过几回不大不小的风,很快便立冬了。

在川北,这个本该草木凋零,一派清冷萧瑟的季节,反倒如春般热闹喧嚣起来。勤劳的农人们并未像怕冻的青蛙,蛰伏于暗无天日的洞穴里打盹,在结束了田土里穿梭忙碌的秋收后,他们又满心欢喜,投入到另一件烦琐却又充满希望的劳作———冬藏。

天边的鱼肚白还若隐若现,似一缕影子,浮在一汪水中,父亲早已披衣下床。“看,太阳要出来了咧!”母亲推开门,声音明晃晃的,有如当天太阳射出来的第一缕光线,瞬间照亮了父亲昏暗的脸。

越冬的瓜果,智慧的川北农人们早已为它们找好了温暖的居所———苕窖。这种依据当地丘陵地貌,在房前屋后小山崖底部用锤子、錾子等,水平纵深凿就的三四米见方的坑洞,冬暖夏凉,俨然是菜蔬瓜果上好的避风港。然而,瓜果搬进苕窖并不是随意的过程,农人们总是牢牢因循着农历节气,择定一个大晴的日子,郑重地开始这件他们眼中重大的农事活动。

父亲囫囵扒了饭,翻找出工具,脚下生风,一趟子赶到闲置几月的苕窖前,捞脚扎手,说干就干———把垮塌的地方严实垒砌起来,将废弃的乱石用畚箕装着,远远倒出去,用锤子、錾子将苕窖底部凹凸的地方,一记一记细细凿平。那当儿,父亲把身子弯成一张弓,眼睛抵近窖口、窖壁、窖室,身子贴上去,仿佛在与窖,与石壁,与飞舞的泥尘,进行一场深情的亲吻。

每每这个时候,父亲总忘不了把我叫上,派给我“歼灭老鼠”的任务。当父亲将手锤敲打得叮当作响,里外忙活起来时,我也满身热血沸腾,或趴或蹲,郑重其事地投入到“光荣”的行动中。屏着呼吸,用眼睛搜寻长在窖底窖壁的小洞坑,像埋伏在战壕里的战士,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然闯进视线的鬼子。然而,鬼子似乎都太狡猾,它们压根儿就不现形,也许它们嗅到了我们的风吹草动,早已逃之夭夭。只一次,一个鬼头鬼脑的家伙突然探出头,似乎还冲我挑衅地扮了一个鬼脸,我先是一愣怔,身体不由自主抖了一下,待我回过神来,用手中攥出汗的石头慌里慌张砸过去时,那家伙灵活地把头一埋,身子一缩,抹了油一般,滑进黑漆漆的洞,转瞬无影无踪。

男人们在修整苕窖时,女人们也没有工夫闲着。她们把沾着泥的红苕,或白萝卜、卷心菜、柑橘等瓜果一堆堆摊开,麻利地翻拣择取。缺胳膊少腿的,体无完肤的,早生暗疾的,噼噼啪啪,通通扔一边,留作近些日子人畜食用,或弃之,沤烂为泥,肥沃庄稼。待遇特殊的,自然是那些体格健壮、色泽鲜亮的瓜果。像拿着一件件易碎的宝贝,女人们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状如金字塔般,将它们层层垒叠起来,期待将它们完好如初地送进苕窖,睡上一个穿越整个冬季的大觉。

一辈子将勤劳活成了习惯的祖母,一旦放空,仿佛就浑身不自在。她端个小木凳,蹒跚着脚,颤颤巍巍凑过来,把苍老干瘪的身子,小心地安插在那些饱满的瓜果间。我相信,祖母那苍老的手一次次触碰到新鲜的瓜果,一次次捏着,摩挲着,将其一枚枚拿起、放下时,她的身体里一定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反应。因为我看见,随着她身旁瓜果山不断膨胀,祖母晦涩干枯的眼睛开始发光,发亮———水稻拔节,小麦抽穗,玉米扬花,白头到老的姻缘,孝贤的儿孙,友爱的睦邻,团团圆圆,风调雨顺,世间那些充满希望,关联着美好的物、事、人,此刻,仿佛统统跑进了祖母的眼里、耳里、心上。她的脸色悄悄红润起来。

当瓜果分门别类,码放齐整,日头已悄然撤退出屋,慢慢爬向西边那段孤独的老墙。昏昏欲睡的午后,没人会没皮没脸地去挨一下床板,谁都知道,大干一场的时候到了。有经验的男人便去提桶打水,取出入冬前赴集上买好的农药,绣花一般,小心翼翼,按比例,一点点,调匀,搅拌,水药一体。接着,就是入窖前最关键的一环———上药。只见一只冒筋长茧的糙手持着木瓢,另一只手扎猛子似的一下没入盛满药水的木瓢中,不待波纹完全舒展,那手旋即又翻跃出水,腾起阵阵细浪。而后,五指张开,顺着势,轻轻一带,附着于指体的药水便飘飘洒洒,栖落于瓜果身上。如此,循环往复。

在一个孩童的眼里,父亲那只在冬日里穿梭起伏的手,仿佛就是一位水性极好的浪里白条,只不过他将向世人展示身手的舞台,由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搬到了手可盈握的一瓢一钵里。

这活儿讲究的是把细,毛手毛脚的人吃不了热豆腐,同样也干不动这个。这是父亲的原话。药水用少了,对虫病无可奈何;多了,又适得其反,瓜果会中了毒一般,迅速变色,像人长出一个个黑红、暗紫的冻疮,直至发霉发臭,腐烂,流汁淌水。年事已高的祖母不知是迷糊了,还是故意逗弄我,“看,你爹在给瓜果穿嫁衣呢”!她牵着我的手,眼睛直直地望着那些在父亲指间腾起的水汽,仿佛那缥缈的薄雾里,缠绕着一个未解的谜团。

当女人把上好药水的瓜果挨个垒进箩筐,瓜果的乔迁就该正式开始了。我相信祖母的话,那一枚枚或金黄或透绿或嫩白,被农人们爱不释手的瓜果,就要风风光光,浩浩荡荡,“嫁入”她们的“新房”了。

男人们挑起沉甸甸的担子,大步流星,颤颤悠悠,爬坡上坎,把身后的房屋树木拉远,变矮,缩小。孩子们跟上来,蹦跶,嬉戏,追逐,像缀在男人身后的尾巴,一个标点,抑或一枚枚鬼灵精怪的注脚。一趟又一趟,苕窖的木门开了合,合了又开,窖里的瓜果山越积越高。男人们的鼻息沉重起来,额上的汗珠细密起来,开始往下雨打芭蕉地淌,步伐也迟缓了,眼神也倦怠了。可那一屋的瓜果们,似乎还眼巴巴望着,就像他们的儿女,任谁也舍不下,让它们白白再受一晚的风寒。于是,男人们干脆立住脚,扯根帕子草草一揩,一甩手,解开扣子,白生生赤了膊,也不小憩了,蹲下身,扯开喉咙,大喊一嗓,担子滚上肩,腰一挺,头一昂,甩开膀子,咯吱咯吱,复又上路。

当最后一担柑橘,像喷薄的红日轰然落窖,这个时候的父亲,舒展了眉头,悬着的一颗石头落了地。他笑眯眯点上一根烟,对着窖里新堆出的小山,像检阅凯旋的战队,又骄傲,又宠溺。用目光,从头到脚,从左至右,反复丈量,反复观赏,反复审视。等烟快烫到嘴了,忽然醒了一般,噗的一声将其啐在地上,用脚后跟碾烂,才心满意足,慢悠悠,躬身退出来。

封好门,吧嗒,上锁。往后几月,一直到开春,甚而至于更为久远的孟夏,苕窖就交给女人了。女人依靠男人,她们同样也依靠着那一口口装满瓜果的苕窖,仿佛有了苕窖,一家人的生计就有了着落。此刻,那把开启苕窖的古铜色钥匙就紧攥在母亲手里,冰凉的金属质地尖锐地硌着她的手心。但她不觉得疼。她弯下腰,伸手为父亲拂拭额上一道来路不明的灰迹时,突然仰起脸,扬起嘴角,毫无预兆地笑了。母亲的笑声孟浪,响亮,甚至有些放肆,让人想到那种总站在春天的枝头上放歌的鸟儿。那种鸟儿,模样普通,嗓门却大,它们一唱,春天就来了。

母亲的笑声还在回荡。父亲挑起空筐,晃晃荡荡,跟上她的脚步。那口近在咫尺、刚盛满瓜果的窖,似乎也跟着晃了几晃。

空气骤然和暖起来,风没有了影踪。冬,仿佛被谁掩了嘴,严严实实藏起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