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放在了另一个地方。
秦孝公将卫鞅提拔为了大良造,还一举将很多权力都转移到了卫鞅手中,让他再也无法被人轻易撼动。
皇上盯着这段话看了很久,始终沉默不语,甚至都没心思继续看后边的内容。
将这么大的权力转交给卫鞅……
秦孝公就真的不怕卫鞅造反吗?
卫鞅囊括军政大权,可以说是孝公之下第一人,已经是人臣权力的顶峰。
孝公还敢如此与他交心……
皇上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朝外看去。
外边宫女太监站成好几排,每日从这里看出去时看到的景象好似都是这样,没有一点变化。
秦国的变化在书里日新月异,很多情节都没有写出来,所以给他一种秦国很轻易就成为了强国的错觉。
但是皇上知道其中有很多心酸和不易,只是都被大鹏先生隐去了,他作为皇上,是能想象到其中艰难的。
可是大鹏先生又在书里说,秦孝公没有普通君王惜权如命的弱点。
惜权如命……
说的不就是他吗?
他又不由想到了秦家,其实细细想来,不管是秦家先祖还是秦家这一辈的几个孩子,这么多代人好像从来都没有谋反的念头。
只是功高震主,这才遭历任帝王忌惮。
皇上抿紧了唇,脸色渐渐变得难看,他又想到了先皇的罪已诏。
秦家这一代人的权力其实很多都已经被收了回来,远不如秦家先祖时期那么大。
他之所以这么介怀秦家,归根结底是先皇的罪已诏。
他下罪已诏便是在告诉天下,不只是他,还有其他皇帝的所作所为全都是在污蔑秦家,因为忌惮秦家才一次又一次将他们杀的杀,贬的贬。
罪已诏虽然不是他下的,但那罪已诏是承认了祁家对不起秦家……
皇上闭了闭眼,心中各种思绪翻涌,心绪难平。
他又扭头看向了桌上的书,走过去将书拿了起来。
却没有再翻开最后几页,而是将书翻到了前边。
为了使秦国强大,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向列国求贤。
正是因为他在求贤令里细数了秦国历任昏庸的国君,致使秦国从称霸一方的诸侯国沦落为被人看不起的小国,诚恳的态度打动了很多人,这才招来了卫鞅,让秦国变法一步步变得强大。
秦国百姓没有怪罪秦孝公此举是不是不敬先祖,而是热泪盈眶的说早该如此了。
若国君还端着高高在上的态度,秦国迟早湮灭在六国征讨里,秦国的百姓也永远只能过着贫苦的日子。
一个国家若是只能任人欺凌,又有何未来可谈?
国家不强,百姓如何安康?
大顺如今虽然还算安宁,尽管边境常有骚扰却也还没引发大规模的战争。
可是其他国家呢?
他们真能一直与大顺相安无事下去吗?
在他还在谋算如何对付秦家时,他们是不是也同秦国一样已经开始努力发展?只等着有朝一日将大顺和周边列国一举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