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秀的十个指头全被钉得血淋淋的。
刘应秀昏迷不醒。这时,李开奉拿来一根筷子粗的烧红的铁丝,“吱”一声烙在刘应秀的胳膊上,只听“妈呀”一声,刘应秀又醒了过来。
“讲不讲,你嫁了几个男人?”杨发虎大喊。
“没……嫁。”刘应秀气如游丝。
杨启华见状,使了个眼色,李氏弟兄马上心领神会。于是,两人弯下腰来,一个掰开刘应秀的大腿,一个用大针在其下体和大腿内侧一阵乱扎。
“妈呀……”刘应秀惨叫一声,又昏了过去。
杨发虎见状便跑进厨房,端来一盆冷水,兜头一淋,刘应秀又醒了过来。
“讲不讲?”
“我……没嫁……”
“发龙,你给老子扯几根猪毛来。”杨启华怒目圆睁,胡子直抖,“老子就不信她的嘴是铁打的。”
杨发龙愣了一下,然后到猪圈里拔来了几根猪鬃毛。于是,李开奉和李开贵在杨启华的授意下,分别用又粗又硬的猪毛捅刘应秀的胸部。
由于刘应秀的乳腺密闭,猪毛咋也捅不进去,李氏弟兄便用纳鞋底的大针,恶狠狠地对刘应秀的胸部上扎进去瞬间,两股殷红的血像小溪一般冒了出来。然而,刘应秀还是“不招”。
自以为脑瓜活络点子多的杨启华,束手无策了。
看热闹的人们,也觉得太残忍了,一个个走开了
5月25日上午10时许,郎岱镇领导闻讯后,派人火速前往野鸭塘,才将奄奄一息的刘应秀从虎口里救了出来,送进医院。
俗话说:强扭的瓜儿不甜。刘应秀和杨发虎,就是一对强扭的瓜儿。翻开他们短暂的婚姻史,通篇写着两个字:勉强。
三年前仲冬,刘应秀家住野鸭塘的堂表姐结婚,她应邀前去吃酒。在众多宾客中,身段苗条、脸庞俊秀的刘应秀,格外引人注目。村里的小伙子杨发虎对刘应秀一见钟情,动上了脑筋。他请刘应秀的堂姑母去提亲。刘应秀的姑母刘庭秀,虽然觉得杨家家境贫寒,似乎与刘家门户不对。但认为杨发虎勤快老实,加上乡里乡亲的,面子难驳。客套了一番,便同意前去做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应秀乳名六妹,排行老二。除了哥哥分门立户外,尚有两个小妹,家住距野鸭塘二十来里的红啦孔。在这个掩映在杉林中的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里,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俊妹子。刘应秀不但人长得俊,而且还有点本事,挑花绣朵,薅刨栽插,犁牛打耙,样样在行。特别是那一手精到的缝纫活计,更是人见人夸。然而,也许正因为她太能干了,父母总是舍不得割爱。虽然打十三、四岁起,媒婆们就络绎不绝,踏破刘家门槛,但父母总是婉言回绝。眨眼间,刘应秀跨进了人生的第二十二个年头,村里和她一般大的姐妹,不少已经当了小妈妈了。于是,父母为她的婚事暗暗着急起来。
这时,正巧杨发虎托刘庭秀来提亲。按当地的风俗:头回不打狗,二回不装烟,三回才倒茶。刘庭秀不厌其烦地跑了三次,刘应秀的母亲才松口:“带人来看看吧!”
相亲结束,给刘应秀父母的印象是:小伙子老实、听话、勤快。
“六妹,用得着不?”母亲王明英关切地问。
“看外表嘛,还马马虎虎。”刘应秀脸一红,羞羞答答地说,“可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头。”
“哪样不对头?”
“这……我也说不清楚。”
“得啦!不要挑肥拣瘦的。”王明英见女儿说不出个道道来,便语重心长地劝道,“过日子,就要找这号老实人,莫非你要找个花里胡哨的。”
“我看也行!”一直勾着头咂烟的父亲开了腔,算是一锤定音。
刘应秀还能说什么呢?二十好几的大姑娘了,总不能赖在娘家不走呀!于是,双方商定:彩礼1400元。
第二年春耕时节,杨发虎来到红啦孔,帮“老亲妈”家栽苞谷,小伙子虽然言语不多,但勤快嘴甜,一口一个爹、妈,直乐得刘应秀的父母心里甜甜的。而且小伙子力气特别大,挑一百多斤的牛粪,轻轻一甩便上了肩。
一日,杨发虎挑起粪刚走,刘应秀的两个妹妹便翻姐夫脱下的衣服的口袋,看有什么好吃的。两姐妹翻弄了半天,只翻出一包烟,几张废纸。二妹刘应兰正要离开。小妹刘应芬却在小口袋里摸出一面长方形的小镜子,便照了照,然后翻过背面一看,惊叫起来。“大姐,你快来看呀,姐夫和一个姑娘照相呢!”
正在厨房里煮晌午饭的刘应秀,闻声跑了出来,一把抓过小妹手中的镜子,定睛一看,傻眼了。在镜子的背后,嵌着一张二寸的照片。杨发虎身着中山装,梳着小分头,与一个笑眯眯的穿着白花格子衬衫的姑娘靠在一起,凝视着前方。
“这刀捅的!”刘应秀铁青着脸,恶狠狠地骂了一句。
杨发虎从山上回来之后,看到刘应秀脸黑得能拧出水来。他不知是为哪般,硬着头皮待了两天,便悻悻地回家去了。
刘应秀正式对父母提出:“杨发虎这人心花。”
母亲王明英理解女儿的苦衷,便对丈夫刘世才说,“姑娘实在不愿意,就由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