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遭遇炎帝部落抵抗后未能取胜,双方最终联手对抗外敌,这就是涿鹿之战的背景,至于涿鹿的确切位置,有人认为是在涿州一带。”
在古代文献《舆地址》中提到,涿鹿其实原本叫做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
只要看看地图,你就会发现,在这里发生过大战是很合理的。
炎帝和黄帝取得胜利后,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虞朝诞生了。
高兴站在人群的最后面,听得有些懵。平时他最多只是分析古物出自哪个遗址,现在却听说良渚文化和虞朝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如果以后有人拿着良渚文化的玉琮说这是黄帝用过的,高兴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台上那位教授是谁?他说的话可信吗?”高兴悄悄问旁边的楚昊。
他们现在是在听一场讲座,但如果讲师不可靠,那这科普就成了误导。
“那是董教授,研究良渚文化迁移路线的专家,特别擅长通过陶器来追踪史前文化的传播。”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高兴心想。
台上的董教授接着讲到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部分:“大禹凭借麾下的钺族勇士击败了虞朝,建立了夏朝。不过,钺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化,他们继承了虞朝的文化遗产,比如服饰和玉石工艺。”
高兴点头表示同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上这样的讨论。
高姐就小声地问了一句:“不是说大禹治水成功后,舜把王位禅让给他的吗?为什么教授说是通过战争得到的呢?”
高兴试着解释道:“假设你是部落首领,手下有个治水高手。你会选择让他专门负责治水,还是直接把领导权交给他?”
“我会……”高姐想了想,“控制他的家人,然后让他为我服务。”
“厉害啊,高姐,你真懂帝王之道。”小楚称赞道。
“但是大禹本身就是个部落领袖,你的方法对他不适用。”
董教授演讲结束后,楚昊拉住高兴提议去参观董教授收藏的一些史前陶罐。
“董教授不会也是你们的人吧?”高兴开玩笑地说。
楚昊低声回答:“他是我爸读研时的导师,算是我的半个师公。”
“你们的关系真是错综复杂……”
“我再想想吧,本来计划要去良渚博物馆的,可能没时间。”
正当他们交谈时,下一位发言者登场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开始阐述另一种观点:
“如果我们用聚落理论来看待良渚,它并不构成一个国家或朝代。而尧时期的陶寺遗址则显示出与大汶口文化的联系。良渚人的北上导致大汶口人西迁,所谓的炎黄传说不过是后人的美化罢了。”
原来这是一场严肃的学术研讨会!
高兴勉强听懂了一些:有一派认为“良渚文明”等同于古代的“虞朝”,而另一派则坚持说华夏最早的王朝应该是夏朝,也就是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那个时代。
“他们在争论什么?”高姐轻声问旁边的人。
“我大概明白了。”徐杰回答,“他们讨论的是我们历史的长度,如果只算夏朝开始的话,那华夏的历史就是四千年;但要是把良渚也算进去,那就是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