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听懂了贾诩的意思。
贾诩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强调对军队的控制权,二是逼迫士大夫进行礼制改革,简化制度,节省开支。
巡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各地的驻军,天子、太子制度性巡视各地,与当地将士保持联络,可以更好的掌控军队。
巡视的开销大,和礼仪有很大关系。简化礼仪,就能缩减开支,更加务实。
这两点,显然都有利于维护关西人,对关东士大夫不利。
刘协决定先在身边的小圈子里进行讨论,考虑成熟了,再向司徒、司空府提出建议。
但是他对贾诩的支持还是表示满意的。
大体上,贾诩这个方案很对他的胃口。
贾诩也不反对,但是他更建议刘协趁此机会,走得更远一些,就当是试行。
“交州尚未平定,陛下何不渡江,就近看看丁冲的部署,激励将士,顺便给士燮一些压力,逼他早日自缚请罪?”
刘协笑了。“你觉得士燮会自缚请罪吗?”
“会。臣与士燮曾有数面之缘,当时他在洛阳,师从刘陶读书,本非争霸之人。不过是见中原大乱,无力节制岭南,这才心生野望,效仿赵佗、吕嘉,想割据一方。如今陛下平定天下,士孙瑞、孙策两路并进,连战连捷,他们只怕已经破胆,只是担心孙策好杀,不敢投降。只要陛下一封诏书到,他必然袒衣自缚、束手来朝。”
“你和士燮还是旧相识?”
贾诩笑笑,带着几分自嘲。“臣在洛阳为郎十余年,认识的人可不少。只不过臣出自边鄙,没人愿意与臣结交罢了。臣若是关东人,或者像士燮那样,拜刘陶那样的中原中士为师,或许会走得顺利一些。”
“刘陶是哪里人?”
“颍川郡颍阴县。”
刘协心中一动。
原来士燮的老师刘陶和荀彧是同县,怪不得士燮以一介边郡书生,升迁却这么快,不到四十岁就出任交阯太守,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比起士燮,贾诩当年真是望尘莫及,不得不回西凉,自谋出路。
董卓之乱,本质上是山东士大夫对凉州武人系统性压制带来的反抗。
他们太自以为是了,真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不把凉州人放在眼里。不管是皇甫规、张奂以读书治学示好,还是董卓以强迫手段招揽,都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可。
作为凉州人的一员,作为董卓曾经的亲信,贾诩对此刻骨铭心,不失时机的给他们上了一次眼药。
士燮既然是颍川人刘陶的弟子,就算是汝颍士大夫圈子中的一员。他割据交州这么久,进行甚至已经派大军征讨,汝颍人却始终无动于衷,没有一点表示。要说他们没又保留,实在解释不通。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走一趟,去看看九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