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之中,他见着了不少往日里的酒肉朋友们。
难得聪明一次的薛蟠,大嘴巴就表态“。。。皇帝遇刺了,营里乱的厉害。
很多人都跑路,我也是稀里糊涂跟着跑,未曾想半路遇着了冯紫英这厮。。。”
“皇帝遇刺了,真的吗?”
“死了没?”
“你家将主何在?”
“。。。。。。”
大帐内叽叽喳喳声响成一片,直到一群人来到了帐中。
为首之人,薛蟠认识,居然是魏王!
若是陈然见着这一幕,立马就会明白,这次铁网山之乱之所以比原著里波及面更大,源头就在于自感夺嫡无望的魏王,与老忠义亲王余党合流了。
塞外的事情一出来,明面上扛锅的是忠顺王。
可实际上,皇帝心里清楚的很,老九支持的是二皇子,这件事情必然参与其中。
如此心性,若是有朝一日做了皇帝,那还了得?
别的不提,大皇子与三皇子肯定死全家。
所以明面上好似没什么表示,可实际上二皇子在夺嫡之争中,已经出局。
他也清楚这个,所以才会选择与老忠义亲王的余党合作。
按照他们商议的计划,事成之后二皇子登基,迎娶老忠义亲王的女儿为皇后。
各家勋贵们的身份地位,以及对军中权势的掌控不动!
所谓老忠义亲王的余党,哪有那么多强烈的忠诚之心。
纯粹是因为知晓皇帝要从勋贵手中夺权,所以才用这个名目聚集起来对抗。
薛蟠不懂这些,所以没有明显的表露情绪。
二皇子也没在乎他,挥挥手让他们出去,还嘱咐多给赏银。
至于他自己,则是真诚的劝说冯唐归附。
毕竟是十二营头之一,他站出来振臂高呼,自然能拉拢更多的兵马。
之前陈然怀疑那么多营头一起叛变不真实,毕竟这种抄家掉脑袋的事情,很少有谁能下得了最终的决心。
其实更多的是分散在各营之中的叛军们,趁着夜色掀起了乱局,导致营啸炸营不战自溃。
再加上有心人的宣传,就成了多个营头叛乱。
此时得知皇帝真的遇刺受伤,众人自觉得大事将成,精神状态愈发亢奋。
“没什么说的,集中人马猛攻行宫大帐。
这是咱们唯一的出路!
”
只要抓了皇帝,无论生死都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来个御前遗诏,奉旨登基。
再用皇帝的名头掌握住京营人马,大队杀回都中去,那一切都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