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小说网

书朋小说网>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69 > 第 64 章 帝位(第3页)

第 64 章 帝位(第3页)

萧定邦这才得以入京面圣。

这位年纪轻轻、英姿勃发的小将与天子幼年记忆中崇拜的英雄人物是如此相似,令人不得不感叹一句“果然是将门虎子”

数月之后,当年的旧案终于被推翻,萧定邦也因此重新继承平虏伯的爵位。

萧定邦当场落泪,叩谢大恩。

从此新任平虏伯一跃而成京中新贵。

他自幼在边关长大,十三岁便上了战场,不仅弓马娴熟,且深谙军旅之事。天子对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甚为赏识,将人留在京营担了个指挥之位。

二人相处近一年,很是亲近。

萧定邦陪天子习练武艺时,从来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故意放水,天子赏识他的耿直;偶尔听他对军中之事娓娓道来,自幼长于深宫的天子每每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于是,当北虏入侵,自觉武艺不错、这些年也读过不少兵书的天子听萧定邦掇撺两句便心动了,决定御驾亲征、讨伐北虏。

事实证明,天子并非狂妄自大。他的军事天赋的确不错,却架不住被人一记背刺。

直到踏入北虏的包围圈,险些被萧定邦暗箭偷袭得逞,天子才意识到对方的谋算。

当年平虏伯通敌叛国无疑是被冤枉的,而新的平虏伯却是真的通敌叛国了。

或许在天下人看来,天子替其父洗刷清白、平反冤案,又对他视如心腹、多加提拔,已经是了不得的大恩德。在后者眼中,一切不过是上位者惯用的施恩手段。家破人亡的仇恨,他一日都不曾忘却。

好在萧定邦初入京营,毫无根基,偷袭不成只能逃奔北虏,而天子则在众多将士的拼死护卫之下冲出重围,暂时死里逃生。

可这份幸运终究只是一时的。

没能拖过几日,噩耗终于降临

杨永济拿萧定邦做比方,意思无疑十分明确天子曾经如此相信萧定邦,以为后者是下一个萧远,如今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连大齐江山都险些岌岌可危,又凭什么笃定晋王不会“以怨报德”

归根结底,先帝与当今天子是亲父子,老子欠下的债,难免会被记到儿子的头上。

病榻上的天子却再次肯定。

“晋王兄不是这等人”

永昌二十一年的两个倒霉蛋,萧远在当今天子登基之后得以平反,晋王却依旧被关在高墙之中,顶多只是生活得以被改善。

之所以如此,自是因为晋王的身份的确与众不同。哪怕是当今天子,都对其多有忌惮。

昔年世宗皇帝在位时,光宗永昌皇帝只是备受宠爱的嫡次子,本该无缘于大宝。

当时的世宗嫡长子德行出众,七岁便被立为太子,满朝文武交口称赞,皆以为大齐江山若是交到对方手中必能更上一层楼。

℅本作者嬴天尘提醒您最全的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尽在,域名

谁知这位备受期待的太子却在二十九岁盛年而亡,惟余一双幼子幼女。

此时,世宗已近知天命之年,寿数不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弃二十六岁的嫡次子不选,反而选择立年仅六岁的幼儿为太孙。于是,本该无缘大宝的先帝得以成为储君。

两年后,世宗去世,临终前,他还放心不下太子留下的一双儿女,不惜破格封六岁的孙子为晋王、两岁的孙女为淮阳公主。

自小活在大哥阴影下的永昌皇帝身为皇子时尚且只是风流一些,并无多少劣迹,看起来倒也能当个守成之君。谁也没能想到,当上皇帝之后他却放飞自我。打压东宫旧臣倒也罢了,还大肆修建道观,又广收后宫,任用奸佞,加征粮饷,将私欲发泄到极致。

然而,不知是不是吃了太多丹药的缘故,还是大齐皇室祖传人丁不广,登基前生的两个儿子接连夭折之后,后宫迟迟没有皇子降生,以至于永昌皇帝年过而立依旧无子。

面对朝臣连番请奏,一心炼丹修道、懒得听朝臣念叨的永昌皇帝灵机一动,将年已十三岁的晋王穆怀接入宫中抚养,以安定人心。

这样荒唐的决定,起初群臣纷纷反对。可身为世宗嫡孙,昔日东宫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晋王小小年纪聪慧非常,肖似世宗与先太子,没过多久便获得一众朝臣认可,大大出乎永昌皇帝意料。

五年之后,随着宫中嫔妃终于有孕,永昌皇帝本已打算撤掉挡箭牌,谁知苦苦等待一年最终生下的却是一个女儿,大失所望的他只好继续留着晋王这个挡箭牌。

如此不知不觉又过了三年,永昌皇帝已是四十有一,膝下却依旧无子。

尽管晋王不曾被明确立为储君,可朝堂上下都已将之视为继承人,就连永昌皇帝本人都熄了生儿子的念头,一心只想长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