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或者说共情。
这些东西扭曲了原本的【逻辑】
这些东西使【不应该】变为【应该】
A杀死了B
正常来说,A应该偿命。
假如这简短的一句话扩张。
A杀死了他的血仇B。
一般人就会动摇,试图知道详细。
继续扩张。
B是个疯子,在某个夜晚闯进原本安详幸福的A家中,杀死了A全部的家人,唯独A因为上厕所活了下来,等到过后的某一个时间段里,A终于找到了机会,A将B杀死了。
这时候,A似乎应该判得轻一些?
最初的判断因为这些故事的扩张,貌似将结果也一并转换了。
仿佛这一刻,A是值得原谅的。
如果李牧之没有[看见]这老板心里的那些东西,在被纠缠得恼怒后,大概会一发火球送这两个灵希上天。
但他偏偏使用【读心】看见了。
现在的他,犹豫了。
……
“怎么可能?总会有出头的时候的!你连挣扎一下都不愿意吗?就因为你觉得我是个好人,你就想把你的女儿给我?清醒一点!你为什么不带着他逃去其他地方?”
还好,他没有真的陷进去。
A杀死了B。
或许A事出有因,但他做了这件事,一旦付诸行动,对应的代价也就上了砝码。
作为[事件]外的人,不需要付出过多代价也可以随意评头论足。
同情A的,感慨世事无常的,开玩笑说B灭口都灭不干净的。
他们想怎么说都行。
但作为审判[事件]的人。
需要以道理律法公正处决。
李牧之的心里已经有一个人了,如果他收下了这个女灵希,即使是在另一个世界,也算背叛。
他没有犹豫多久,一码归一码,这就是他拒绝的原因。
喜欢伊格拉尔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伊格拉尔